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分析

2018-12-21 12:32王伟
教育界·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兴趣

王伟

【摘要】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教学中无论你的课堂讲解多么精彩,还是结构多么合理,到最终还是要看教学效果的。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呢?这就是文章要研究的课题: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教学效果;兴趣;影响因素

就像一些武侠电视里的搞笑片段:动作很好看,很多,好像也很专业,架势很吓人,做了那么多准备动作,结果被高手一巴掌给掀倒。那么如何成为物理教学中的高手呢?下面本人总结了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

一、自己首先要热爱物理这门科学

我们常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可是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爱这门学科,你还如何去说服学生,所谓己身不正,岂能正人?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他掌握该事物的可能性就有了成功的重要保证。”可见兴趣之重要性。歌德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话一点也不假,同样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如果一个老师对自己的学科特别感兴趣,那么自然在这门学科上花的时间更多,甚至达到痴迷而废寝忘食的时候,当你理解这些,看到老师这样的现象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这就是兴趣的魅力所在。我想如果一个老师做到这样,他的教学成绩能差吗?同时这样的老师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苦练物理“内功”

这是非常容易被人忽略的,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也许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一定对物理有多深的感悟和领悟。其实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你做到了这点,就像刚刚过世的物理学家霍金那样,高深的天文知识在他嘴里出来都是那么的简单,那么的有趣。读者那么喜欢他,说明他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非常好的。

只有对物理有深深的感悟和理解,才能在讲学中更自由地发挥而游刃有余,做到大道至简、深入浅出的效果。这样学生听起来就会非常容易入门。学生一旦入门,以后就不是你求着压着学生学习,可能是学生天天找你问这问那的,自然成绩也不会差的了。

三、紧密地联系实际

有位名人說过,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确实是这样,什么是物理,第一节课我总是给学生这样说,物理就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原理,既然是万事万物,那么物理可以说是非常贴近现实各种生活的。它能让我们明白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的道理,甚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这个社会不讲理的人几乎没有,但是很多人是想讲理而不懂理,学习物理就是让我们紧密地联系实际生活。

一点也不夸张,我们在教学中,跟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事例随处可见,例如,自然中的雾雨雷电等,乐器乐音的原理,彩虹、海市蜃楼、放大镜、眼镜的原理等等,生活中太多这样的实例。当我们讲解这些事物的原理时,不仅可以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好奇心),从而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更让学生获得了很多日常原理,从而使学生感觉学过物理和没学过物理截然不同,成功感油然而生。

近年来,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让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有效地融合到一起,直接反映在近些年的试卷上,这不用我详说,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

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学研究物质形态之间相互转化规律及最普遍和最基本的运动形态,而其中的规律或者结论基本都是通过实验所得,同时实验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平时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能引起学生兴趣。而实验更是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强大的实验能力,那么现实中再也不会碰到学过电学,但对家里的电路不懂,电路出问题还要找电工的问题,完全可以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同样这些也反映在试卷上,这些年的试卷非常侧重实验操作题,可见从上到下都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多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有条件的更应多带学生到实验室,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的乐趣。

以上四点是个人多年物理教学中感悟所得,并且亲自按照这样的步骤去做,在教学中轻轻松松地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多数学生不仅成绩得到提高,且能力都很好。希望本文对物理教学能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兴趣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