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2018-12-22 01:10周伟
赢未来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教学发展传统文化

周伟

摘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了五千年洗礼后所留存下来的文化形式,它所包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更是中国民族的文化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思政教学中,深化思政教育的深层次内涵,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政治;教学关系;教学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传统文化,文化的形式延续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思路以及新时代的指导思想也同樣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最有利的见证,所以说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必然的联系,这是基于我国发展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发展基石,它所表现的形式存在于两者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中,在两者相互关联的关系链中,同步共存的是两者不同方向,相同终点的发展思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课堂的核心思想,开拓创新,保证思政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深化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联系

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源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上,传统文化的力量可以打破旧时代与新时代思想的牢笼,形成逐步深化、共同发展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会形成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网,其中所影响两者间发展平衡的则是,文化形式的相互融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所倡导的是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华民族科技力量的伟大复兴,其二则是中华民族文化力量的伟大复兴,所以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关联的两个主体。

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前四为国家层面思想建设,中四为社会层面的思想建设,后四为个人层面的文化建设。12词24字所包含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文化的沉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后所承载着中华民族价值理念的传承与传统文化的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建设,它也系统性的阐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其中包括三个方面:凝聚精神、兼容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两者所倡导的价值关系为“德治”,重点在于落实与发展,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思想根据,一方面深化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道路的思想融合,其根源则是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和“魂”也同样具有维系功能,所以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落实是必然的发展要求。

二、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基石

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可以多方面、深层次的深化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实用性。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基石它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文化的力量贯穿着世界的联系,国际形式的不断转变造就了国与国之间文化交融的“苟同”,以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基石,可以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以及国际观。

例如:物质追求盛行的时代,时常会出现文化入侵的不良现象,这种现象所造成的影响是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收到一定的动摇。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收到了严重的破坏,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渐行渐远。所以,将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基石更是时代发展的总要求。如,一些学生缺乏应有的修养和情操,思想空虚、颓废,对社会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色彩浓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因素,如爱国、礼貌、孝敬、刻苦、自强、天下为公等精髓,唤醒他们心中的热情及其积极的部分。

要加强传统文化方方面的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大课程载人力度,开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扩大化,同时丰富校内的图书资源,大量引进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为学生进一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教学在继承传统文化时也应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突出其价值的实用性,如,老子的“上善若水”,庄子的“无用即为大用”,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主张,并在教学中构建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科学正确的思想态度与道德精神,并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三、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关系

任何事物存在的价值必定含有其本身的兼容性与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是最好的诠释,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是以统一的形态包含着事物存在的价值,个性的前提是有区别于其他属性事物的特殊性,共性作为相同价值的分割主题,通过个性的辩证,进而寓于个性之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样适用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象征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文化与经济、科技、军事等会形成统一化的联系,文化的发展地位象征着一个国家文化水平,其中包括:语言、思想等文化软实力,而传统文化中含有的思想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磨合与逐步积累的,它会呈现出一种“滚雪球”式的发展关系,雪球滚动的幅度代表着这个国家文化形式的强弱。而高校思政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主体,它与传统文化的共性关系表达在都是思想意识上的教育。新时代与旧时代有所不同,时代的不同也就代表着发展的不同,所以传统文化继承关键因素就是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标志着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向,也标志着思想政治的主观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点是高校学生思想上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致,传统文化带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所要关注的点是,落实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深化高校思政教育课堂的发展性,同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们之前表现出来的是:思政教育—意识教育—传统文化—意识继承,所以两者的关系为共性关系。

四、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关系

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同步的延伸关系表现在,国家文化形式与国际文化形式的融合上,国际是一个融合了世界文化的一个舞台,文化的实力程度所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构建关键在与人,最为明显的群体则是“高校学生”,“高校学生”所处于中坚力量的位置。

例如:思想界与学术界的思想认识变化,各种相关的文化社会团体NGO、省市一级的组织纷纷成立。很多高校设立了国学院、儒学研究机构。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刊物、论文以及课题、项目、培训、会议如雨后春笋,配合国家文化的发展形势。传统文化中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包括国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在国际的“商业文化的交流中”,文化的发展可以为国家经济带来雄厚的实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与经济已经成为一条线,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而一个国家的政治也正是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形式,这是形成文化凝聚力的必然趋势。所以说,“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时代要求,这也是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价值。

综合所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必须秉承新时代发展的意识要求,处理好文化领域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推动建设高校思政课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性。

参考文献:

[1]明成满,圣雪琪.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国教育学刊,2018(05):108.

[2]商润泽.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8(02):88-90.

[3]何志红.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3):159-160.

猜你喜欢
教学发展传统文化
论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未来发展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背景下教学发展思考
探究青少年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