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8-12-24 03:41戴会利王爱霞王养丽
物理通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模式

戴会利 王爱霞 王养丽

(武警工程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86)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物质的组成及运动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发展和完善导致了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又将引领人类文明的新天地.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离不开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而我国目前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就是高等院校,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是长期的、稳定的,处于基础的领导地位.目前许多文科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文科物理课程,足见高校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视[1].然而现实是大学物理作为非物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课堂基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能在大学物理的课堂中真正体现教师的“引” 、学生的“学”,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感到物理课堂无趣,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习主席指出“ 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我们要赢得军事竞争主动,必须下大力气推进科技兴军”.培养军事基础过硬的科技人才,成为军队院校的一个重要目标.在目前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结合我校是军队院校的实际,根据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了初步探讨,下面就我校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情况与各位交流.

1 目前我校大学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

我校大学物理课堂的现状是课时少,训练强度大,管理相对严格,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课堂上讲的课堂内容,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泡图书馆.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教师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跟上课时、跟上进度;学生在课堂上就是听课,这种教学模式会限制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使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在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下达不到要求,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课堂上出现“习惯性教学”“思维止步”的恶性循环,更谈不上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 创新型人才培养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创新型人才培养下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作为军队院校,高度重视习主席的“科技兴军”指示,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方面:一方面通过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引进的高素质人才要在教研室试讲、部里试讲、大学试讲都通过后才能站上讲台;要求青年教师导师制、听课制,督促青年教师成长.院校为了督促教师成长,采取专家听课制度和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制度,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讲课比赛,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与地方院校相比,如果能给教师提供更多校外学习交流的机会:比如学术交流、讲课交流、文化交流等等,这样会给青年教师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只有教师具有高素质、具有渊博的学识,才能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2.2 创新型人才培养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分析我校的现状,结合目前的实际教学,以及习主席的“高等院校要努力开创军事人才培养和军事科研工作新局面”的指示,不再遵循追求课时进度,在课堂中努力发现有创新思维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培养,同时学生的课堂和课下学习情况也不断启发教师的教学改革思路,促使教师对大学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在此通过案例分析,与大家进行分享与交流.

(1)课堂互动模式

因为大学物理的教学不再遵循“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发言,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简单地举几个例子:我们用的大学物理教材是《大学物理》康颖教授主编(第3版),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中简谐振动课后的一道例题如下.

【例6.1】一轻弹簧竖直悬挂,下端系一质量m=1.0 kg的物体,平衡时可使弹簧伸长l=9.8×10-2m,今使物体在平衡位置获得v0=1 m·s-1而方向向下的初速度,此后物体将在竖直方向运动,求简谐运动方程.

(2)课后思考总结探究模式

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是摸索着前进,当然这种摸索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使得整个的大学物理课堂不再那么枯燥无味.除了课堂上教学模式转变之外,课后如果留给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让其思考,还能使其体会到大学物理课的乐趣.比如,讲到机械波部分,因为我们是军队院校,课后让大家总结查找资料,了解机械波在生活中、军事中的一些应用.许多学生课后认真翻阅资料了解了“管乐器和弦乐器的区别”,以及火车通过时,为什么先听到轨道发出的声音(这可以作为科普).虽然好多人学习乐器,但是对乐器原理真正了解的人应该不多;超声波探测、B超检查、多普勒声呐、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检测车速)等等;部分学生还很清楚各国军方用的一些非致命声波武器的原理.热学部分学生更是积极主动了解热现象在生活和军事中的应用,从基本热现象如内燃机、蒸汽机分析到日常生活中的空调、冰箱的工作原理,以及军事中的气象武器、枪械消音器等.课堂气氛活跃,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目前军队科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了解军队前沿科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空间,才能达到部队培养人才、科技兴军的目的.同时进一步启发教师思维,成为教师不断进步的动力.

(3)互相学习探讨模式

如何大胆地在大学物理课堂中采用积极互动探讨的模式,针对有些问题,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想法和解决办法.教师虽然是领路人,但是也存在对很多问题的理解有偏差,不透彻,容易思维定式.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惑”可以一起探讨,相互激发思维.

3 小结

这学期我们对2017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其中有些班偏文科,基础相对薄弱一点,但是本着“科技兴军”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在基础课中仍然开了大学物理.作为教师的责任,在课堂上通过改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调节课堂气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理科班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下,更是乐于思考,考虑问题深刻,彻底改变了以考试为目的的出发点.我们除了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实践探索,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我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举办三小、五小等各种小设计、小制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校的“无人机”项目组曾多次获奖.所以,在目前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下,需要通过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才能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大学物理实验中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应用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小质量恒星形成理论中的大学物理知识浅析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数学语言精准性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创新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