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强化学校教育的国家认同功能

2018-12-25 10:59王澍
中国德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年轻一代个体公民

在社会发展的维度上,教育承载了诸多功能,其中就包括国家认同。概括来说,国家认同就是个体承认自己属于国家族群的一分子及其身份,是个体在政治、历史、文化、族群等方面的属于谁的归属感。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国家的世界,无论社会政治怎样动荡也无法消灭国家的概念。而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在内心不承认国家的存在,那么也无法在逻辑上推导出国家存在。这就带给教育一个重要的任务:如何把国家的观念深深地渗透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学校教育对年轻一代的国家认同有重要的作用。

空间上扁平化的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的趋同,更是提醒每一个国家注意民众的国家认同。谁也不想在这个多元化时代放弃自己的国家身份特征而被他人同化。那些强势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强化国家符号,弱势的国家也没有忽略这一问题。许多国家通过彰显自身特有文化与传统文化,对资本强势的普遍主义进行有效抵制,进而帮助个体实现国家认同。那些跨国交往的增加、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都使得个体对国家认同过程充满了算计、考量和怀疑,甚至在现代社会中,民众对确定性的渴望使得许多谎言更具有说服力。全球化特别需要人具备辨别能力,而年轻一代由于理性能力有限,在认同方面容易产生危机。个体缺乏国家认同,会导致个体陷入没有国家、无法认同的焦虑状态中;对国家来说,也容易滋生不稳定因素。在全球化时代里,个体可以羡慕别的国家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化政治等等,但绝不代表个体就认同这个国家,进而成为爱这个国家的人。一个爱国者认同自己的国家意味着对自己的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在自己的思考判断、情绪情感中都嵌入了认同感。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认同国家的爱国者。

对年轻一代来说,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学校教育中的语言学习、课程实施、活动组织是培养认同国家的爱国者的三个基本途径,而统一编写教材的使用则是促使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语言有共同的记忆,产生“我们”感。第一,语言承载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是通过学校的课程实施实现的。国家认同并不是抽象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总处在建立好的边界范围之内的,认同的危机往往发生在边界模糊的时候。语言的使用意味着符号共同体的产生,会使个体与群体产生比较强烈的“我们”感。汉语言作为统一的书面表达系统,为中国的国家认同提供了坚实基础。语言的学习要深入到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以此提升个体的文学与人文修养,使其获得愉悦的审美性体验,进而直观地或内隐地实现国家认同。第二,课程实施实现国家认同。我国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且目前有统一编写的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了政治、历史、文化认同。学校教育中的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直接承担了该功能,使年轻一代有了跨时间的共同记忆。政治课程帮助个体实现了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解释了“国家权力从哪里来”的问题,解决了国家的合法性来源,使其具备了基本的政治常识和民主法治知识;历史课实现了个体对国家的时间认同,解释了“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帮助个体知晓了“我们”与“他們”不同的历史之维;地理课则实现了个体对国家的空间认同,解释了“我们生活在哪里”的问题,尤其是领土意识更能激发其爱国热情。毫无疑问,这些课程都增强了个体对国家的认同感,促进个体滋长出“我们”的自豪感。第三,活动组织强化国家认同。国家认同需要个体把政治的认知、态度、信仰等进行理性的反思、构建、诠释,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内化、认同为稳定的价值观,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可以帮助个体强化国家认同。“关于国家认同的观念”是个体的实证分析,对国家的“认同观念”则是价值选择,意味着他要在互相矛盾的价值观之间作出选择,也意味着国家认同必然对国家具有特殊情感。因此,学校教育组织的各种活动,例如利用节日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举行的纪念活动,可以帮助年轻一代对书本知识有直观的体验,产生更强烈的参与感,强化情感认同。这些活动都以点滴的方式印在年轻一代的共同记忆中。

学校教育要实现国家认同,可以努力做到三点:第一是促进认同价值的形成。认同本身是一种价值观,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存在着差异,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年轻一代知晓知识,还要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包括三个重要要素,对国家忠诚、关心国家、认同国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的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爱国行为是由不同的价值观所引发、受价值观指导的行为,所牵涉的价值观互不相容,在作出行动之前,个体需要考虑与选择,由此对国家认同从“我”走向“我们”,即走向共同体认同。对学生来说,国家认同的价值观教育与他们接触的人、参加过的活动密切相关,例如,要重视学校教育中的仪式,这是政治意义和政治内容有效嵌入个体与群体共同记忆的最好方式之一。重大仪式连同日常生活中的小惯例都会对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是重视国家公民身份的教育。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公民来说,民族身份认同感往往是在衣食住行等日常方式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其认同的构成是既定的。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民不是具有法定身份的个人,而需要具备诸多的公民素质,如责任、义务和权利,这就需要专门教育,所以国家公民身份的认同往往是通过各种显性的、有意识的方式进行,且多是从学校教育开始。在公民教育中,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凸显公民的身份,强化作为国家的公民的意识,由此真正构筑强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第三是强化教师的国家认同教育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辨别、认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来实现国家认同,并将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实现国家认同的日常生活化。同时,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国家认同意识,并潜移默化地将其渗透给年轻一代。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去澄清困惑,引导学生追求智慧。国家认同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在个体与国家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没有互动,个体最终主动选择国家认同的可能性会很小。因此,若想使得年轻一代的国家认同教育有效,就需要教师的自觉意识及其教育智慧。

【王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谷 月

猜你喜欢
年轻一代个体公民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年轻人月均储蓄1624元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在北京发布
各行各业的炫富摔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