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8-12-25 12:07吴明明谢胜越
科技资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队伍建设创新创业

吴明明 谢胜越

摘 要:高等教育一直致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创业型人才,这是响应国家深入高等教育改革的具体落实。因此,在应用型高校建立一支强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导员队伍,显得重要而迫切。高校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形成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从多方面系统性地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从各方面提升辅导员的创新理论知识和创新技能,培养一批专业、高效的创新型辅导员。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大学生 创新创业 辅导员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c)-0203-02

为了响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号召,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应用型高校走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列,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人格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视,这是一项极具挑战力的教育改革,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掌握,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检验,不断挖掘和探索新的创业理念和创业思路,实现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知识检验与理论创新。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直接管理者,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组织者与主要实施者,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直备受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队伍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部分辅导员都能够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为高校的学生管理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由于社会环境、高校以及辅导员自身情况等一些因素的制约,辅导员队伍尤其是创新创业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较多。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第一,创新创业辅导员年龄结构欠合理。辅导员队伍趋于年轻化,而具有丰富辅导经验或创新创业知识的辅导员较为欠缺。虽然年轻的辅导员与学生存在的代沟较小,易于沟通和交流,但是年轻辅导员阅历少,处理问题的经验较为欠缺,因而,应该有一定社会阅历的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这就要求建设一个有年龄梯度的专业队伍。第二,创业辅导员专业结构欠合理。辅导员主要从事的是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管理,因此,高校的辅导员多为思政专业毕业,队伍结构较为单一,其他专业的辅导员人数较少。然而,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储备,这就需要我们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应该多样化,通过不同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可以总结出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从而推动整个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1.2 辅导员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辅导员专业化水平的考量标准主要涉及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实践经验的专业性、教育方法的专业性等等。专业化程度较低,也就可能无法解释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必然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严重则影响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辅导员一般较为年轻,且流动性较大,他们往往缺少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如果不接受专业的相关培训,他们则很难履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能。虽然他们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政教育比较专业,但是进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创新创业教育则对他们来讲则是较大的难题。

1.3 辅导员工作强度较大

教育主管部门曾经明确要求,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应该1:200,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我国大部分高校目前以此为执行标准。然而,也存在不少高校没有按照此标准进行师生匹配,随着高校每年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辅导员辅导的学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辅导员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还要承担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因此,隨着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增加,辅导员的工作量、工作强度也将越来越大。

1.4 辅导员队伍非常不稳定

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可度和认同感一直较差,大部分年轻辅导员在辅导员岗位工作几年后会选择转向教学岗或科研岗或其他行政岗位。因此,这就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更替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在这样的工作心态影响下,辅导员往往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可执行的创新创业计划,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性与实效性。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校的相关激励机制不完善,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得不到可靠保障。辅导员缺乏长期坚持做好岗位工作的动力,且工作压力大,流动性强,这就使得辅导员岗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队伍稳定性差。

1.5 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

高校辅导员一般接受学校和院系的双重领导,多重管理导致辅导员工作的多重性,使得辅导员常常会有角色点位的模糊感。这也使得辅导员并不能够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职责,抓不住工作重心,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这严重分散了辅导员的精力和效率,影响了其本质职能的履行。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需要明确辅导员的职能定位,让辅导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内容和边界。

2 完善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创新创业特性体现在高校辅导员身上,就是要求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创新和创业相结合,体现创新特色和创业理念。当前应用型高校辅导员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手段或方式主要有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组织创新创业竞赛、举办创业精英讲座,宣传和灌输创新创业理念等。但是,伍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体系,以此保障创新创业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稳定和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立健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辅导员人才引进机制

第一,中国的每个大学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各高校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校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作为担任教育管理职责的辅导员的人才引进,其来源应当多元化,尽量避免“近亲繁殖”,同时要引入一定比例的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相关的专业化人才,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的多元化,各专业辅导员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第二,高校应该重视辅导员的年龄结构,使其具有层次性,在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需要保持经验性辅导员的一定比例,从而有利于创新合力的形成。

第三,为了保证辅导员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应对复杂繁琐的工作,同时把创新创业工作落到实处,高校应该保持辅导员队伍的数量,确保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符合教育部的规定。

2.2 建立健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辅导员培训机制

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的最多的莫过于强化对辅导员的培训,丰富其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对于创新创业辅导员来讲,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很多辅导员根本就不具备创新创业辅导的专业知识,更谈不上实践经验,因此,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之外,更需要对其进行创新理论知识和创业技能开展定期的培训,并形成机制。培训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创新理念。创新理念是意识层面的问题,是对创新创业辅导员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要求辅导员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应用创新理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创新的作用与价值,从而对自己的理念进行革新或改进,实现创新理念的自我消化吸收。

第二,培养创新思维。辅导员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运用创新原理,打破原有的思维路径和束缚,尝试从不同角度开展多元思维,使得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到历练。熟练运用创新思维寻找解决问题之策,提高自身能力。

2.3 建立健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辅导员激励机制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心不强等等现象,均或多或少地与激励机制的缺位有关。学校应该出台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辅导员提供制度保障。第一,学校层面应该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目前高校党委一直比较重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对辅导员专业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在出台一系列制度的同时缺少合理科学的安排,使得辅导员岗位认同感较差,影响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要从物质层面给予辅导员一定的激励。高校可以通过提高辅导员的待遇,通过考核辅导员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来发放绩效工资,尤其对创新创业辅导员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大物质奖励的幅度。

第三,要加大对创新创业辅导员的精神激励。高校在评优评先进等评选活动中,对于辅导员实行优先推介,对于工作量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较为突出的辅导员进行重点推介,以进一步强化激励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祖梅.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政工干部队伍的优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S3).

[2] 金秀兰.浅谈高等学校辅导员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9-80.

[3] 袁素文,袁素红.辅导员在加强班级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创新與创业教育,2011,2(3):90-92.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队伍建设创新创业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