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创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分析

2018-12-27 08:10戚纪周解文卿王晓曼刁建华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美罗培南革兰头孢

戚纪周,解文卿,王晓曼,刁建华

(许昌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河南 许昌 461000)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各种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及外周血管病变而容易发生下肢溃疡、感染、深部组织破坏,导致糖尿病足[3]。糖尿病足创面感染常会使病情恶化,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处理。研究发现,导致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病原菌类型较为复杂,通常为耐药菌或混合菌,这给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治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难[4]。本研究旨在分析糖尿病足创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1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足诊断标准[5];(2)年龄>30岁;(3)存在足背部麻木、间歇性跛行、足背部皮肤怕冷或有灼热感,甚至出现坏疽或者足部溃疡;且经过各项实验室检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存在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异常;(4)入院前1周内未全面和局部创面使用抗菌药物。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2)有活动性结核病;(3)合并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等其他血管疾病;(4)有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6)对相关药物有过敏史。该研究共纳入糖尿病足创面感染患者100例(120处创面),男58例,女42例;年龄44~70(56.72±6.02)岁;Ⅰ型糖尿病10例,Ⅱ型糖尿病90例;有1个创面者100例,2个创面者10例;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程度分级[5]:轻度:38处,中度:40处,重度:42处。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测方法于患者入院后、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使用经过灭菌处理的棉拭子采集患者足部创面深部的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1 h内送检验科检测。对获得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使用MicroScan WalkAway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对所得菌株进行培养、鉴定。按照《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折点的解读与应用》中的相关标准[6],使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35218、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等作为质控菌株。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见表1。120处创面共分离出病原菌12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8株(47.5%),革兰阴性菌52株(42.6%),真菌12株(9.8%)。

2.2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结果见表2、表3和表4。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磷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加替沙星、氨曲南的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敏感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粪肠球菌对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性较高;白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

表1122株病原菌分布情况

Tab.1Distributionof122strainsofpathogenicbacteria

病原菌株数构成比/%革兰阴性菌5242.6 大肠埃希菌3024.6 铜绿假单胞菌129.8 肺炎克雷伯菌86.6 奇异变形杆菌21.6革兰阳性菌5847.5 金黄色葡萄球菌4032.8 粪肠球菌108.2 表皮葡萄球菌64.9 溶血葡萄球菌21.6真菌129.8 白假丝酵母菌108.2 光滑假丝酵母菌21.6

表2糖尿病足创面感染患者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Tab.2SensitivityofGram-negativebacteriatocommonantibioticsinpatientswithdiabeticfootwoundinfection

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n=30)株数敏感率/%肺炎克雷伯菌(n=8)株数敏感率/%铜绿假单胞菌(n=12)株数敏感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73.3562.51083.3头孢哌酮舒巴坦2066.7562.5866.7头孢噻肟620.0450.0433.3头孢吡肟826.7450.0975.0头孢酉丁1343.3337.5433.3头孢曲松1240.0450.0541.7头孢哌酮620.0337.5758.3头孢唑肟1240.0337.5325.0头孢他啶2480.0337.5758.3亚胺培南30100.0787.5758.3环丙沙星413.3675.0866.7左氧氟沙星516.7675.0975.0阿米卡星1860.0675.0758.3庆大霉素826.7675.0758.3磷霉素2480.0450.0--氯霉素1963.3----加替沙星416.7675.0975.0美罗培南30100.0787.5866.7氨曲南826.7675.0--

表3糖尿病足创面感染患者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Tab.3SensitivityofGram-positivebacteriatocommonantibioticsinpatientswithdiabeticfootwoundinfection

抗菌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n=40)株数敏感率/%粪肠球菌(n=10)株数敏感率/%青霉素G512.500.0苯唑西林1127.5220.0氨苄西林37.533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30.0330.0头孢他啶37.5330.0头孢唑肟2050.0330.0头孢噻肟2050.0440.0头孢曲松2152.5330.0头孢吡肟2152.5550.0头孢哌酮2152.5440.0亚胺培南3177.5660.0美罗培南3280.0770.0氯霉素2152.500.0庆大霉素1845.000.0红霉素615.0220.0克林霉素1230.0220.0阿奇霉素820.0220.0阿米卡星2972.500.0左氧氟沙星1845.0440.0加替沙星1640.0550.0万古霉素40100.0770.0利福平1947.5330.0替考拉宁40100.0770.0

表4糖尿病足创面感染患者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Tab.4Sensitivityoffungitocommonantibioticsinpatientswithdiabeticfootwoundinfection

抗菌药物白假丝酵母菌(n=10)株数敏感率/%光滑假丝酵母菌(n=2)株数敏感率/%伏立康唑550.0150.0氟康唑330.0150.0卡泊芬净10100.02100.0两性霉素B10100.02100.0伊曲康唑770.000.0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会伴随患者终生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较弱,易并发感染[6]。足部是糖尿病的靶器官之一,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及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轻者可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溃疡甚至感染[7-8]。感染既是糖尿病足坏疽的病因,也是导致病情加重的诱因,严重情况下也会导致患者出现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甚至死亡[9-10]。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感染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情况愈发严重,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治疗感染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11]。

本研究结果显示,100例糖尿病足创面感染患者的120处创面共分离出病原菌12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8株(47.5%),革兰阴性菌52株(42.6%),真菌12株(9.8%)。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87.5%,因此,对于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患者建议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较为严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62.5%、56.3%、56.3%、56.3%;因此,对于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建议采取联合用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定与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且对氨基糖苷类以及碳青霉烯为代表的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也较高;因此,对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者建议首选替考拉定、万古霉素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白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均为100.0%,因此,对于真菌感染患者建议首选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B。

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致病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猜你喜欢
美罗培南革兰头孢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治疗效果及对PCT水平表达的影响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