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idThinking Inspire的控制臂优化设计

2018-12-28 11:54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23期
关键词:安全系数载荷工况

张 涛

(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44)

前言

控制臂是具有导向和传力作用的悬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车轮上各方向的力传递给车身,同时还能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和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它的重量和性能参数对前悬架系统的整体表现有重要影响。

在汽车轻量化普遍受到主机厂重视趋势下,控制臂的减重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利用Altair公司的solidThinking Inspire软件[1](以下称为solidThinking软件)在产品开发前期进行拓扑优化[2],在满足强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的优化减重。

1 原始设计

图1所示为某车型控制臂的原始设计结构,该结构已充分考虑了控制臂与周边零件的空间位置关系,避免了装配过程和车辆行驶过程中与周边部件产生干涉。接下来所有在solidThinking软件中进行的优化工作都是基于这个几何模型。

图1 控制臂原始几何模型

2 优化流程

整体的优化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优化流程

3 优化分析

3.1 定义设计空间

在开始进行优化设计前,首先定义结构的设计空间[3],由于各安装孔是用来固定和安装控制臂的,需要保持位置和形状基本不变,所以将其定义为非设计空间,而将控制臂的本体部分定义为设计空间。

图3 定义设计空间

因为原始几何为一体模型,不能将控制臂本体和安装孔分别定义,所以在优化分析前通过solidThinking软件参照原始几何重新设计了新的安装孔,使其与控制臂本体互为独立但保持连接关系的几何结构,这一改动对整个结构的强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分别完成定义之后,设计空间的区域显示为如图3所示的红棕色,非设计空间仍为灰色。

3.2 创建材料属性

选取控制臂材料为STEEL(AISI304),材料性能参数为,杨氏模量 E:1.95×105Mpa;泊松比 Nu:0.29;密度 ρ:8.0×10-9t/mm3;屈服极限 σs:215Mpa。

3.3 创建载荷工况

3.3.1 创建边界条件

根据控制臂在实车中的安装状态,对控制臂的副车架前安装点施加 X、Y、Z三个方向的约束,对控制臂的副车架后安装点施加Y、Z两个方向的约束(根据过往的分析经验,后安装点放开 X向约束,应力计算会更准确一些),而对控制臂的转向节安装点施加Z方向的约束。

3.3.2 创建工况载荷

控制臂的转向节安装点一般采用球销结构,所以只受力的作用,而不承受扭矩作用,另外因为施加了Z方向的约束,所以在该点只施加X、Y方向的力。在控制臂的副车架前安装点,因为约束了所有平动自由度,所以不加载力,只施加扭矩。而在控制臂的副车架后安装点,因为放开了X向约束,所以在该安装点,施加X向的作用力和扭矩。

根据控制臂在车辆实际行驶中的受力情况,选取了如表1所示六个比较典型的强度分析工况。

表1 强度分析工况描述

将六个工况的载荷和约束施加到模型后如图4所示。

图4 载荷和约束

3.4 设置形状控制

零部件拓扑优化后的结果在满足优化目标的前提下,有时候会出现现有工艺无法实现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对于后续的优化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优化过程中有必要用到solidThinking软件的形状控制模块。

针对控制臂结构,选择了双向拔模。如图5所示,上下箭头代表拔模方向为双向。

图5 双向拔模形状控制

3.5 运行优化分析

3.5.1 运行优化分析

solidThinking软件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优化目标,包括最小化质量(当以最小化质量为目标优化时,载荷幅值对于得到最准确的结果来说具有最关键性的作用。除了准确的载荷幅值,材料的选择也会起到重要作用。)和最大化刚度(当以最大化刚度为目标优化时,求解器并不注重各个安装点施加载荷的值,而会更加注重各个安装点载荷值之间的相对比例。)。

首先将最大化刚度作为优化目标,质量目标设为设计空间总体的30%,厚度约束设置为最小30mm,最大60mm,其余选项均为solidThinking软件默认值。

3.5.2 查看优化结果

设置完成后开始运行求解,当运行完成后,优化结果并不一定具有合理的结构。使用如图6所示形状探索器,拖动拓扑滑块找到最佳形状(以保证传力结构的完整性和整个结构的工艺性为原则)。

图6 形状探索器

通过调整拓扑滑块后,得到本次优化的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最大化刚度—30%质量目标

3.5.3 调整优化目标

因为前文提到过,以刚度为目标进行优化时,软件并不注重载荷值,所以得到的较为单薄的优化结果对整个结构的应力控制并不会太好。

接下来将质量目标调整到40%,依旧调整拓扑滑块(后文中涉及到的优化结果都是通过调整拓扑滑块得到,后续不再赘述)得到优化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最大化刚度—40%质量目标

继续上调质量目标到50%,优化结果如图9所示。

图9 最大化刚度—50%质量目标

接下来,再以最小化质量为目标进行优化,分别设置最小安全系数为1.8、1.5、1.2,得到优化结果如下图10~12所示。

图10 最小化质量—最小安全系数1.8

图11 最小化质量—最小 安全系数1.5

图12 最小化质量—最小安全系数1.2

结合原始结构和工艺性考虑,认为第三种和第六种拓扑结果是比较合理的优化方案。

3.5.4 优化结果几何重构

导出第六种拓扑几何模型,再基于该拓扑几何模型,在catia软件中对原始几何进行有目的性的开孔重构,得到新的控制臂的几何模型如图13所示:

图13 重构几何模型

4 优化结果验证

图14 垂直冲击工况

图15 转向工况

图16 后制动工况

图17 最大制动工况

图18 最大加速工况

图19 侧碰工况

接下来通过Hyperworks软件进行加载计算,对比优化前后控制臂各工况的应力情况。左为原始结构,右为优化后结构。各工况最大应力值如图14~图19所示。

详细的最大应力数据对比如图 20所示。应力单位为Mpa。

图20 优化前后应力对比

优化后,各工况最大应力均有一定的增加,其中最大制动工况应力增加最多,应力值为159Mpa,仍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215Mpa。一般情况下认为屈服极限即为许用应力[4],但为确保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会用安全系数来控制许用应力的大小。而优化后最大制动工况仍有1.35的安全系数,因此从强度性能和安全系数角度考虑,优化的结果是满足需求的。

5 结论

通过solidThinking软件的优化分析,最终得到了控制臂的一种比较合理的材料分布状态。在保证零件力学性能的同时,控制臂的重量也从最初的7.64kg下降到6.52kg,减重比例达到 14.6%。减重优化效果明显,对设计部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安全系数载荷工况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成功发射
高速列车构架载荷解耦降维标定方法及试验验证
热网异常工况的辨识
基于Morgenstern-Price法考虑桩作用力的支护力计算方法
变工况下离心泵性能研究
基于有限元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考虑材料性能分散性的航空发动机结构安全系数确定方法
不同工况下喷水推进泵内流性能研究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脉冲工况氧气缓冲罐裂纹修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