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学情分析中问题与对策

2018-12-28 20:52李帼慧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情分析课堂效率学生

李帼慧

摘 要:学情分析,既是“以生为本”课改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选择。当下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学情分析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结合在进行学情分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与各位同仁交流。

关键词:学情分析;学生;课堂效率

一、忽视学情分析与研究,无法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

原来我认为学情分析是没有必要的,只要吃透教材,找出教材的重、难点,整理出需要掌握的解题方法、解题技能,进而设计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步骤,学生就应该能接受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

可是在讲解七下《轴对称现象》一节时,我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根据标准确立本节课目标为:“让学生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图形的意义,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并能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可是通过学情测试,我发现,学生由于小学时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对于“识别图形并能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再讲解就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于是,我将本节课的目标重新确立为“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建立过程,掌握概念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学习新的知识,激发学生后续的学习动力。

二、以了解学生代替学情分析,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一位接受访谈的老师也曾这样说过:“我对自己班的学生是非常了解的,我能清楚地知道课堂中的每个问题哪个学生能回答上来,哪个学生回答不上来,这個问题请哪个学生回答,哪个问题请哪个学生回答,我都非常清楚,没有必要做学情分析。”我原来教学时也这样想过,可是一节课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

在初三第一阶段复习时,我曾经做过《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这样一节课,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应用感悟、总结归纳、应用提高、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其中在应用感悟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如图,某市A、B两地之间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市区公路AB,一条是外环公路AD—DC—CB,已知外环公路的总长是市区公路总长的1.2倍。某人驾车从A地出发,沿市区公路去B地,平均速度是40 km/h.返回时沿外环公路行驶,平均速度是80km/h.结果比去时少用了h.求市区公路总长。

回顾与交流:

(1)本题是利用方程还是不等式解决问题?你是怎样判断的?

(2)做出判断后,你又接着做了哪些工作?

2.甲、乙两人准备整理一批新到的实验器材,若甲单独整理需要40分钟完工,若甲、乙共同整理20分钟后,乙需再单独整理20分钟才能完工。

(1)问乙单独整理多少分钟完工?

回顾与交流:

①本题是利用方程还是不等式解决问题?你是怎样判断的?

②做出判断后,你又接着做了哪些工作?

(2)若乙因工作需要,他的整理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则甲至少整理多少分钟才能完工?

回顾与交流:

①本题是利用方程还是不等式解决问题?你是怎样判断的?

②做出判断后,你又接着做了哪些工作?

3.保定市体育局要组织一场篮球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28场比赛,应邀请多少支球队参加比赛?

回顾与交流:

(1)本题是利用方程还是不等式解决问题?你是怎样判断的?

(2)做出判断后,你又接着做了哪些工作?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确遇到题目首先要找描述的基本关系及基本关系的量,然后用代数式表示各个量即可。

根据与学生长时间相处所获得的信息与经验,我认为学生对于问题1应这样回答“方程(不等式),因为有等量(不等)关系”, 对于问题2应该会想到设、代、解的过程。

本以为学生会跟着我的思路轻松地达到目标,可是上下来大相径庭,我认为学生能轻松回答的问题,学生不知如何入手,因为他们列不出方程和不等式,更别提总结些东西了,一节课上得非常别扭。后来,我及时调整了思路,对另一班学生首先进行了学情测试与分析,发现学生的弱点在于拿到题目以后不知如何下手分析,根子在审题上,于是我重新上了本堂课,仍然是那样的三道题,但是我不再要求学生去回答那些问题,而是要求学生将题目中的已知、未知量用表格整理出来,接着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课上得轻松,学生反应积极,尤其课下访谈学生,他们都感到会审题了,真正达到了复习效果,提高了课堂效率。

仔细思考,这是我误把对学生的熟悉和了解当成学情分析,自以为心中有数,其实这种浅显的了解与有目的、有方法、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有着显著不同的意义和效果。

尽管复杂的学情有时使我们难以把握,尽管进行学情分析会耗费我们很大的精力,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断总结经验,我们一定能让“学情分析”开出绚烂的花朵,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行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孙永昊.当前初中教师课前课后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学情分析课堂效率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