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创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几点思考

2018-12-28 20:52夏艳慧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夏艳慧

摘 要:新课程提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課程三级课程观,立足学科,从数学课堂实际出发,构建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数学课堂、学科建设势在必行,而创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则是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本课程;创构校本;初中数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定位,积极创建具有地域特点、学校特色、适合学生身心和能力发展的数学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践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初中数学学科教师,通过认真地学习名校前沿的校本课程的开创经验,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对有效创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产生了诸多思考,并进行了实操训练,收到了可喜的预期成效。

一、让数学课堂对接学生的现实生活

以往我们的数学课堂偏理性,总要求学生要用缜密的思维,冷静地思考、推理、判断、演算和验证一些远离这个时代的和偏离学生当下生活经验的数学问题。学生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有时也不得其解。所以要使学生享受到数学课堂学习的快乐,教师就要把数学课程进行有效的创构,将国家课程进行整合分解延展,正确理解部颁教材的统编而不统死,灵活多变地使用国家课程,在国家课程的大框架下,放眼学生的现实生活,创构学校新课程,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挖掘教材的现实意义,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反映教材蕴藏的数学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树立大的课程观——人本课程观。而人本课程观的最佳呈现就是校本课程,它是最接近学生和教师生活的课程,而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承载它的校本课程要难开发一些,它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有更丰富的感性认知和更精准的理性考量,才能更确切地实现数学课程与生活课程的对接,才能立足课堂,整合资源,架构课程,实现完美对接,有效延伸,让数学走进生活,让数学温暖灵魂,让数学滋润情感,让数学丰富人生,让数学产生诗意,变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可感的生活符号。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走出座位,寻找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触摸生活中的各种图形,使学生不局限于教材所举的例子,甚至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发现各种形状中的中心对称美,使其与轴对称图形产生对比,再利用多媒体出示花朵、太极图、螺帽等,使学生在观察、触碰和折叠中深入思考和研究,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议论一下这些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有什么不同,和普通的旋转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进一步提出“中心对称图形”这个课题。当学生的视域不再局限于数学课本上,学生可以走下座位、走出教室了,他们会触摸到身边有如此多的数学,发现生活中有如此多的数学,就会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在此兴致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什么样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怎么样的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二、让数学课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十分抽象,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那么,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课堂成长,如何变抽象为形象,变固化为生动,那就需要我们重构我们的课堂创构基于教材的课程,即校本课程。让学生用纸片做一些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和正三角形模型。指导学生旋转、观察,当把这些简单的几何模型旋转180度后,学生再观察研究,就很容易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性质”“怎么确定中心对称”这些新的知识点。从实际出发,从感性到理性,从课本到人本、校本,使学生的学习起点从他们所熟悉的、所感知到的生活实际出发,显然,这样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是基于教材的教师的再创造,是课程校本化学习的一个缩影。

三、让数学课堂延伸到生活实践

“实践出真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激励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爱上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用上数学。在引领学生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时,我布置了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找应用中心对称的实例,这样的数学实践型作业,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过学生的积极实践、思考和整理,他们列举了大量的数学实践成果。例如,一些街面店铺的标志、道路上的交通标识、一部分英文字母、一些轿车牌标、一些生活用品;在工农业生产中,中心对称的广泛应用;单车车轮、钟表齿轮、机车螺旋桨、发电风车等。事实证明,跳出教材、走下座位、参与实践,乐于观察、善于发现,不但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且还能锻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构校本课程的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创构,需要数学教师的智慧,在数学课本中寻找校本课程的生发点,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寻找校本课程的切入点,在数学课堂的起伏处寻找校本课程的拓展点。我们数学教师要从课程选择上做准校本课程,从课程补充上做实校本课程,从课程拓展上做深校本课程,从课程改编上做强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顾卫东.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动中学”及其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8(1):79-80.

[2]张秋利.让我们的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J].商情,2012(21):59.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