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8-12-28 20:52蒋巍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中数学

蒋巍

摘 要: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材为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了创新的教学氛围,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注重对科学活动的探究,以及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有了兴趣,化作动力,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用好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大多数来自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学习过程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新课标数学教材具有贴近生活、注重过程的特点。教材中内容素材的选择,力求来源于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學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体验过程,为数学学习提供丰富、便利的资源。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作为例子,引出问题,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达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利用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的学生反映数学难学,难学的原因在于数学知识往往是很抽象的,有些数学知识很难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实例,教师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接受的内容,利用学生爱好动画和喜爱听音乐的特点,让学生去理解这些静止的、抽象的数学问题,化难为简,避免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新教材的“新”体现在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的过程。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所以,提倡学生在课堂上全方位参与数学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继而合作讨论,达成“猜想、推理、反思”的思维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激趣。实践活动使学生萌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知识,促进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关概率的内容时,提到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很多同学有疑问,这种情况下,亲身实践将是最有利的证据,我将学生进行分组做实验,多组数据证明了结果,学生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类似的例子很多,教材中的一个定律、一个结论都会诱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探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了极大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通过参加合作讨论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和讨论式教学,可以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学生小组讨论、师生讨论,不断提高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师生的协作精神,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枯燥的学科,靠传统的灌输数学知识,只会使学生越来越厌倦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以鲜明的色彩、美丽的图案、诱人的动画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达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如:在“轴对称”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有关轴对称的美丽图案,并配以动听的音乐,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轴对称”的内容中,学生直接感受到什么是“轴对称”,方便了学生对内容的学习。

另外,多媒体的引进,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我是这样处理的:直观演示两辆车从两地相对开出,慢慢相遇,便于学生对“相遇”“相向”等概念的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化难为简,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在学生知识形成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学习“角”的概念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一亮点,从亮点出发作两条射线,通过亮点及两条射线的闪烁,学生马上领悟到角的形成。将一条射线固定,另一条射线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实践证明,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兴趣化作动力,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慧娟.数学教育价值的重新审视:姜伯驹先生谈数学课程改革[J].数学教育学报,2010(4).

[2]吕建伟.课程资源整合:贵在有效[J].江苏教育,2011(4).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中数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