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探析

2018-12-28 20:52段启辉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任务驱动高中生物

段启辉

摘 要:生物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是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立足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从“问题+任务”“生活+任务“式教学的构建,阐述了新课改下任务驱动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任务驱动;有效教学;实践应用

在新课改、新高考方案实施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与调整,是基于教学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构建策略。传统高中生物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与学的隔离,弱化了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展。为此,以生为本,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高中生物教学,是促进教与学良性互动的着力点,更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以任务作为驱动因子,引导学生在任务的探究中,自主学习、发散思维,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对任务驱动教学的研究,就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践,做了如下阐述。

一、以生为本,构建问题情境,实现“问题+任务”式教学

问题是教学任务的载体,通过构建问题情境,以问题任务作为驱动因子,搭建以问促探的教学环境。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生本理念的践行,旨在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以开放式的教学视野,实现以问促探,在探究性教学中,自主完成任务,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转变角色定位,通过教师“问”,学生“探”的教学形态,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助力有效生物教学的实现。因此,以问题为载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问题+任务”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在“植物的激素调节”的课时教学中,教师以问题情境的构建为依托,展开问题驱动式教学,以盘活僵化的课堂,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情境:学生观察如图所示的植物向水性生长图片。引导学生由图可以想到什么?

教师在情境之下,通过问题因子,构建任务驱动式教学。

问题:学生指出植物向光性生长、向地性生长的外界刺激是什么?植物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植物生长方向的关系?

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就教师的“问”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并盘活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任务中,完成知识学习,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问题任务的循序渐进,符合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让问题的实践探究更加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僵化的生物课堂,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问题+任务”的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实现有效学习,在任务的完成中实现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培养生物学科情感。学生主动走进生物学科,在自主探究中实现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是培养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重要切入口,应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紧扣生活,构建生活化教学,实现“生活+任务”式教学

生物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紧扣学生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有效教学的推进创造良好的内外条件。以生活作为任务载体,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元素中,更好地实践探究,拉近与生物学科之间的距离。从实际来看,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科缺乏兴趣,知识枯燥、内容抽象,成为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印象。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切入点,以生活元素为载体,通过“生活+任务”的方式,为学生的“学”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有效学习的

实现。

【案例】在“呼吸作用”的课时教学中,教师就紧扣生活,以“家庭制作甜酒”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展开任务驱动式教学。制作过程:现将大米煮熟,盛入缸中,冷却至35℃之时,向缸中加入酒曲,搅拌均匀,并在米饭中挖一个洞之后加盖。从生活入手,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瞬间走进生物课堂,在熟悉的生活元素中探寻生物知识。

师:(1)为何需要在米饭冷却之后,加入酒曲?加入酒曲之后,又为何要进行保温加盖呢?

(2)在米缸之中为何要挖一个洞,有何作用?

教師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通过任务,去思考、去探究,进而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导入课堂,让课堂学习氛围高涨,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生活入手,立足教材知识,探究其中的生物知识,进而更好地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懂得如何透过生活学生物,如何利用生物解决实际问题,从中逐渐体会到生物学习的乐趣。

生活有着丰富的探究因子,这决定了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有助于驱动教与学的有效开展,也让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更好地助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学要紧扣生活,盘活课堂生物教学。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学应践行“生本”理念,以创新的教学视野,推动教学的改革发展。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践应用,有助于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生物课堂,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新高考方案的出台,优化传统生物教学,构建创新型生物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以“问题”“生活”为载体元素,创设驱动因子,盘活僵化的生物课堂,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创设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岗楼.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2013(8).

[2]肖安庆.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10).

[3]何兰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才智,2016(2).

[4]魏进文.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6(7).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任务驱动高中生物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