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彰显活力的实践探索

2018-12-28 20:52薛梅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活力课堂实践初中英语

薛梅

摘 要:为了探讨更有效的教与学,学校2017年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现代初中“活力课程”生发机制及效能评估研究》,并成功获得立项。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将以一节牛津初中英语综合技能课为例,探讨“活力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落实和运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活力课堂;实践

一、“活力课程”和“活力课堂”

“活力课程”是以“跃动青春,激扬生命”作为课程理念,意欲让每个学生跃动青春的精彩,激扬生命的活力,让活力的校园伴随他们生命的成长。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是实践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构建课程文化的主渠道。“活力课堂”应该是科学高效的课堂,是自主探究的课堂,是合作分享的课堂,是心灵开放的课堂,还应该是多元的课堂。

二、一节综合技能课的实例分析

教学活动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主要载体,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保证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笔者将在下文中以《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听说综合技能课为例,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彰显活力。

1.研究教材和学情,明确教学目标

从教材分析的角度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上册Unit 7 Seasons 听说综合技能课,有三大块内容,分别是阅读四段话,了解北京四个季节的天气情况;听一段录音,获取北京、纽约、伦敦和悉尼四个地方某一天的天气信息,填表格并完成短文;听一段谈论南京和北京天气的对话,并自行编一段对话。

从学情分析的角度来看,经过前几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关于季节和天气的表达,但是,并没有在实际中运用,而真实的天气预报不可能只有那些词汇。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多变的语言表述中获取他们需要的天气信息,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用真实的话题情境贯穿本课

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授课老师用一个真实的话题情境贯穿本课:英语老师杜老师即将退休,打算外出旅游,请同学们帮助了解一些地方的天气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出安排。

首先,孩子们将在老师的引导下,聽一段有关南京和北京天气的对话,学习和温度变化有关的表达,再根据网上的即时天气预报,谈论这两地最近几天的天气走向,并给出适当的穿衣等方面的建议。这个材料取自真实的网络信息,而且学生要在描述天气的同时给出建议,所以积极性很高,提出了各种注意事项,把单纯的学习和实际需求联系在一起。

紧接着,读四段话,学习更多的相关表达后,根据所听录音填表格,完善北京、纽约、伦敦和悉尼四地的天气讯息。为了切合本课的旅游建议主题,授课老师请一位澳大利亚的朋友录了一段视频,介绍当地的天气情况,并对杜老师发出邀请。看完视频,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他们的杜老师给出建议,决定哪个地方是最恰当的选择,并说出原因。

因为是给他们敬爱的杜老师做旅游规划,孩子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每个小组提出的支持或反对的理由都很有道理。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孩子脸上都充满了兴奋和热情,所有听课老师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活力;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们自然地使用英语,不再惧怕犯错;在这样的小组合作中,他们互相帮助,根据自己获取的知识补充信息,不再单兵作战。这样的课堂,是自主探究的活力课堂,也是合作分享的活力课堂。

3.设计连贯的有层次的课堂活动

活动的连贯性和层次性是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应符合循序渐进、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的设计是连贯的,几个大的活动都围绕杜老师这个中心人物展开,帮助她了解各地天气,并给出合理建议。

本节课的几个大的活动版块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在情感上,从家乡南京到首都北京,再到国外的几个有名的城市,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内容上,从简单的对话听说到阅读有难度的文本信息,从获取有用的信息到用英语自由表达观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梯度。在形式上,从常规的听录音填表格到观看当地人录的视频,让孩子们验证了英语的实用性,更好地调动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课堂,是科学高效的活力课堂。

4.体现课堂的开放化和多元化

课堂应该是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场所,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将课堂还给孩子,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和宽松的氛围,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争论。

本节课的信息输入方式有书本上的音频信息和文本信息,也有来自网络的图文信息;有标配的音频,也有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的视频;有被动的信息输入,也有师生主动的信息查找。这样的课堂是立体多元的活力课堂。

本节课的输出方式不仅仅是让孩子们编对话,还要根据两地不同的天气情况给出适当的建议,在最后的小组活动中更是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在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谈论天气的同时,给杜老师提出合理建议。这样的课堂是自由开放的,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彰显课堂的活力。

综合技能课不仅是获取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和锻炼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考虑语言知识的输入和输出的多元化,更要考虑课堂的科学高效性,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分享。笔者认为本次课例成功地阐释了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彰显活力,也是“活力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一次磨砺。如何让“活力课程”更加有生命力,进入良性循环,将是我们课题组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正凯.英语中学外语课堂教学活动特征的个案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3):17-22.

[2]殷云菲.初中英语听说课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2):49-53.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活力课堂实践初中英语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