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质量状况分析与控制措施

2018-12-29 03:35文丨王小红
中国质量监管 2018年9期
关键词:刨花板纤维板人造板

文丨王小红

人造板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提速,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对人造板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与日俱增,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也更加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板的物理性能指标大大提升,人造板的甲醛含量逐渐减少。但是,笔者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人造板质量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应该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它非木材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施加(或不施加)胶黏剂和其他添加剂,组胚胶合成的板材或成型制品。根据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工木板等产品。其中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占我国人造板总量的80%以上,胶合板规模最大,纤维板次之,刨花板最小。由于生产企业缺乏持续的技术改进与创新,领导者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意识不强,质量管理基础薄弱,人造板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在抽样检测中发现人造板质量良莠不齐,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含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胶合强度、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甲醛释放量和弹性模量、浸渍剥离性能等方面。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甲醛释放量超标

主要集中在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细工木板中。2018年5月最新实施的GB18580-2017《室内装饰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甲醛释放量限值为0.124mg/m3。

造成甲醛释放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把关不严,使用劣质的粘合剂,或者胶粘剂配方不科学,制胶过程仅凭经验控制施胶量,造成施胶量偏高,加上热压工艺不符合规定,都会造成甲醛释放量超标,对室内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二、吸水厚度膨胀率超标

主要集中在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中。吸水厚度膨胀率反映产品的耐水性能,对人造板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此值越小越好。在生产过程中,人造板主体的材质、胶黏的类型及粘合工艺都受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耐水性差的板材在潮湿环境下四周边若密封不严,即可能发生较明显的膨胀,引起尺寸和强度等的变化,进而影响人造板制品的使用。

造成吸水厚度膨胀率超标的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防水剂或防水剂量少;防水剂施加不均匀以及为了降低甲醛释放量而减少施胶量和刨花质量差。

三、含水率超标

主要集中在木工板和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中。含水率直接影响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的优劣,含水率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其对应批次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不合格率会普遍偏高。为了满足工艺上的基本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水分控制程序非常重要。

造成含水率超标的原因是有些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对原材料的干燥工序控制不到位,单板和芯条的含水率未控制好,导致产品含水率偏高。

四、静曲强度低

主要集中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细工木板、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中。静曲强度表示人造板产品抵抗外力而不受破坏的最大能力以及刚度性能指标,反映了人造板产品抵抗受力变形的能力,这项指标不合格说明产品没有足够的抗弯强度以及在受弯曲作用后会产生很大的变形,影响人造板制品的使用,尤其是承重部件的使用性能。

造成静曲强度低的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板芯的加工精度不够,平整度欠佳;压贴工艺控制不合理;单板、芯条质量差;过分注重环保指标,胶粘剂质量差,忽视了力学性能。

五、胶合强度低

主要集中在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中。胶合强度是人造板的一个重要指标。

造成胶合强度低的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单板含水率过高,单板质量差、薄厚不均;胶粘剂的质量不过关;涂胶量不足或不均匀;热压工艺不合理(热压温度低、压力不足、热压时差太短)。这些都对人造板质量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六、内结合强度低

主要集中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中。其结果直接决定着人造板的加工使用性能,内结合强度随板密度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正常情况下破坏发生在芯层部位,密度梯度对内结合强度的影响较大,当平均密度一定时,密度梯度越大,则内结合强度越低,检测过程中会偶尔遇到密度梯度较大的刨花板,出现用双手就能掰开的现象,这种板材用于制作家具或装饰材料都是不合格的。

内结合强度低的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施胶量不足或不均匀,热压工艺不合理,胶粘剂未完全固化,芯层密度小,纤维间结合不够紧密,板材密度偏差大。

七、弹性模量低

主要集中在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中。

弹性模量低的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单板的质量要求控制不严,材质缺陷多,单板的组坏结构不合理以及产品表板厚度太薄,都达不到标准要求。

八、浸渍剥离性能差

主要集中在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中。浸渍剥离性能是衡量产品在潮湿条件下胶合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浸渍剥离性能越好,胶合质量和防潮性能越好,板材的使用寿命越长。

浸渍剥离性能差的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胶膜纸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热压工艺不合理(热压温度低、压力不足、热压时间太短)。

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生产企业应加强人造板产品质量的控制措施,主要如下:

一、对原、辅材料进行质量控制

要制定采购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制度,对原、辅材料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使用的木材、木质板材、浸渍胶膜纸、胶粘剂或甲醛、尿素等原、辅材料符合标准要求。选择质量好的原材料,比如防水剂或粘合剂,可以减少板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其对人造板材质量的影响,弹性模量等指标也会提高。

二、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质量控制

对人造板的关键工序要制定操作控制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组织生产。胶合板的关键工序为旋切、干燥、施胶、压贴。中密度纤维板的关键工序为削片、热磨、干燥、施胶、铺装、热压。刨花板的关键工序为刨花制备、干燥、施胶、铺装、热压。如果施胶工序中胶的用量和胶的品种控制好,会降低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干燥工序控制好,会减小人造板的含水率,热压工序的温度、压力、时间控制好,会提高人造板的胶合强度、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及浸渍剥离性能等指标,所以,控制好关键工序非常重要,会极大地改善人造板的物理力学性能。

三、制定人造板工艺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企业员工要严格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刨花板裁板过程中的表面崩边与芯层刨花脱落,均会影响板材封边质量;刨花表面的大刨花和纤维板表面的粗纤维,均会影响成品贴面质量;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和浸渍胶膜纸饰面细木工板的基材表面,包括天然缺陷(腐朽、节子、孔洞)和加工缺陷(裂隙),均会影响贴面质量(鼓泡和龟裂)。

四、对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企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要掌握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检验人员要熟悉产品标准和检验要求,能熟练地按规定进行检验,生产人员特别是人造板的关键工序(干燥、施胶等)、特殊工序(热压)的操作人员能看懂工艺文件并熟练地操作设备,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提高了,会促进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五、设立质量检验机构

制定检验管理制度及检验、试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在用的检测计量设备的性能、准确度要满足生产需要,检定日期在有效期内,对使用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都要进行检验,确保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六、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

鼓励企业制订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制订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的质量标准,制订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技术规范,制订包装和运输标准,为生产合格的产品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刨花板纤维板人造板
人造板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的风险识别与应对
人造板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的风险识别与对策
一种玻璃纤维板切割装置
定向刨花板(OSB)的延伸产品开发
中国定向刨花板市场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预应力损失的研究进展
我国人造板发展谨防产能过剩
2018年初厄瓜多尔刨花板出口强力增长
2017年墨西哥纤维板进口额下降14.5%
《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等9项人造板标准通过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