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巴赫复调作品的演奏

2018-12-29 09:30付渝涛
艺术评鉴 2018年19期
关键词:演奏巴赫结构

付渝涛

摘要:巴赫复调作品的结构及其音色处理需要严谨分析、理性理解,本文通过详述其钢琴演奏风格、触键力度、指法设计、踏板运用来阐述巴赫复调作品不同于其他风格作品的演奏方式,借以提高学琴者的复调作品演奏意识。

关键词:巴赫 复调作品 结构 演奏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001-02

巴赫(Johann Sebastion Bach)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复调音乐大师,他奠定完善了赋格曲式,将复调音乐发展至巅峰。他的作品对后来人影响特别深厚,其作品形式不仅包含丰富严谨的哲理,而且表现出庄重富有内涵的乐思,表达了悲喜哀乐的深厚感情。

一、作品结构分析

在巴赫的二部创意曲中,大多数都是用赋格曲式写成,二部创意曲两个声部是两条完全独立的线条,它的织体非常简单,但内容丰富,有模仿、呼应、变奏等各种形式,两个声部分别由左右手来弹奏。

赋格曲式是巴赫复调作品中一种重要的曲式,它分为三部分: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巴赫在巴洛克时期创作了各种形式的赋格曲。

(一)在赋格曲式的呈示部中,主题刚开始只在一个声部出现,然后依次在每个声部出现,紧接着主题转为属调在第二或第四声部出现,最后主题结束后,属调主题与另一新主题同时进入,形成新的对位性主题。这个新的对位性主题与主题在音乐性质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整个呈示部基本都在主调上,但结尾除外。

(二)在赋格曲式的发展部中,主题开始近关系转调。除转调外,发展部还常出现各种变奏或倒置主题、重叠主题等形式,发展部的主题可以出现在任意声部,同时没有固定的次数。

(三)在赋格曲式的再现部中,主题转回主调,进入的声部和次数稍显自由,同时个别声部主题也可以省略,还可能发生主题在不同声部密接出现,并按对位手法结合在一起,形成音乐高潮。

巴赫的音乐中充满了强大的人性,每一首创意曲都需要富有感情的去表现,每一个声部都需要清晰鲜明的去表达,每一个主题都需要详尽如歌的去流动。他的音乐高雅华丽而不矫揉造作,在复杂的曲调之中蕴含着任何作曲家无法复制的作曲技巧,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创作特质,使他的音乐作品在钢琴演奏风格、触键力度、指法设计、踏板运用等方面与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演奏风格

巴赫音乐的风格具有极强的时代生活特征,它的音乐几乎都是为教学而作,并不是为大众而写。其音乐作品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由于没有录音可考证,我们只能从一些史料的记载中去间接地了解他音乐作品的演奏风格。19世纪中叶通过门德尔松和舒曼的推广,巴赫的作品才得以流传下来,20世纪中叶,巴赫作品的真实声音才通过当时的乐器——羽管键琴和楔槌键琴(统称古钢琴)展现出来,可以判断巴赫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表达音乐的音响效果,而是考虑的音乐本身结构,他的键盘作品大致是发出淡雅而清澈的声音,用简约完美的音乐来打动每一位倾听者。而在现代钢琴家的演奏和钢琴学习者的弹奏中,似乎都在刻意模仿羽管键琴和古钢琴的音色,弹奏干涩利落,幅度很小。这种演奏方式只是模仿当时乐器的音色,而忽略了巴赫对音乐结构的简约质朴的完美体现,他的风格真谛应该体现在旋律、节奏、和声、音型等音乐元素完美的横向与纵向的对位组合之中,而不是表现在音乐的音响介质之中,所以应该用现代钢琴特有的声音去表现巴赫作品的结构意图和音乐语言才是表达他音乐风格的最佳手段。

三、触键力度

(一)由于巴洛克时期的乐器与现代钢琴的差异,其演奏传统和审美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演奏巴赫的复调音乐,我们用上的最基本的触键方式应该着重在指尖的运用。巴赫的音乐作品经常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声部乐句交替出现、交替呼吸和结束,所以演奏时,应该采用随着乐句交替变化的不同力度处理。这种交替的力度变化和演奏其它风格的曲子有所不同,属于阶梯式的力度变化,这种力度变化更符合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的时代特征和结构,而不是像其它风格音乐一样只注重表达音乐的语言性。

(二)巴赫的键盘音乐作品除了音符之外,很少标注力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这时由于其音乐作品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音乐本身的理性结构和简单完美的情绪。因此,演奏此类作品,应该考虑前后乐思乐意合理的连接,同时手指触键不需要极致的力度集中,应该参考其时的演奏传统。由于巴洛克音乐几乎没有弦乐器的连弓演奏形式,因此用现代钢琴演奏巴赫音乐作品时,应该尽量少用浪漫主义作品的延绵连贯的演奏手法。一般来说,快速的十六分音群组或三连音都需要用轻巧的触键(Leggiero)、断奏(Staccto)、非连奏(non legato)来演奏,而八分音符通常弹成顿音(portato)和非连奏(non legato)来演奏,四分音符则可以演奏成连音(legato),也可以演奏成顿音(portato)。

(三)由于羽管键琴和古钢琴本身不能做大幅度的力度变化,同时巴洛克时期音乐也体现了当时人性的单纯与质朴,所以巴赫的音乐作品在进行时采用的是阶梯式的力度变化,变化更多的是存在于声部间与乐句间。因此,为了能更大限度的表现巴赫音乐的对位性和思维结构,表达巴赫音乐完美的架构和理性情感。在处理巴赫音乐的力度时最好不要像浪漫派音乐一样做过多的起伏和情绪变化,

四、指法设计

(一)指法设计是钢琴演奏的普通技能,但却蕴含深刻的意义,它的设计不仅仅只是为了准确的弹奏出音符,同时也是为了表达深刻的音乐含义。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尽量运用順畅的指法弹奏,大拇指少上黑键,在演奏比较难的装饰音时,多用最灵活的二指和三指。模进和反复的音乐片段要用上相同的指法。不同速度的曲子应该采用那个不同的指法设计,并且将之固定下来。

(二)巴赫的作品常要求一只手弹奏两个声部以上,所以强烈要求手指的独立性。我们应该强调跨指的重要性,当大拇指按住一个音符时,其它手指应该快速灵巧的通过跨指来完成弹奏任务;为了保持住一个音,同时又方便弹奏其他声部,我们可以设计无声的同音换指法来保证节奏的准确性;为了达到“较连奏”的效果,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手指越过另一个手指的演奏方法,如二指经过三指,三指经过二指等,这种指法称为“垫指”,弹奏时要注意手腕的灵活。为了获得连奏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同一手指从一个键滑到另一个键,这种指法我们称为“滑指”滑指时要找到最好的手指倾斜度。

五、踏板运用

踏板是现代钢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用对钢琴演奏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巴赫音乐作品的踏板运用,现代演奏者一直持有反对和主张两种观点,笔者认为,任何钢琴作品都可以运用踏板,只是使用的度需要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去把握好。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有着很强的结构性与逻辑性,在演奏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展现出音乐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科学的、合理的运用右踏板。

(一)由于羽管键琴和古钢琴的键盘和音域较窄,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演奏四部赋格,而现代钢琴在演奏巴赫复调作品时,有很多地方必须使用踏板才能填补大跳造成的空隙。同时当我们的手指难以达到连奏效果时,可以使用右踏板。但是这时的踏板要踩得很短,要用踏板捉住上一个音符的音尾与下一个音符的音头从而使其连接。

(二)巴赫的音乐作品除了干净利落、清晰而具有颗粒感外,同样需要连贯统一而具有歌唱般的音色,这种时候,只有使用延音踏板才能来持续这种柔和的音色。同时巴赫音乐作品中的长音和旋律性较强的乐句,也可以合理的使用右踏板让声音变的更加的完美细腻。使用弱音踏板也是巴赫音乐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力度变化和音色变化的形式。但是巴赫音乐作品的踏板运用跟其他风格的音乐作品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使用时要特别考虑其和声安排和进行,在踏板的运用上一定要谨慎。

总之,我们在学习巴赫复调作品的过程中,探讨其作品结构、触键力度、演奏风格、指法设计、踏板运用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我们演奏巴赫的前提条件。不但有助于演奏技术的把控和掌握,更有助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只要通过刻苦严谨细致的训练,一定可以演奏好巴赫的复调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承远.浅谈巴赫作品钢琴演奏的特点及风格[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163.

[2]应诗真.巴赫创意曲集教学与弹奏指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

[3]杨斐.谈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演奏[J].大舞台,2008,(03).

猜你喜欢
演奏巴赫结构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我是听巴赫的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