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声合唱《渔阳鼙鼓动地来》作品分析及指挥处理

2018-12-29 09:30熊智丽
艺术评鉴 2018年19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

熊智丽

摘要:与大家所熟知的四声部混声合唱不同,《渔阳鼙鼓动地来》是一首男声合唱作品,按人声类别划分属于同声合唱中的同声四部合唱,分别由高、次高、中、低音四个声部构成,这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演唱形式。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阐述,以期能对合唱指挥的实际排练过程给予理论的支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渔阳鼙鼓动地来》 男声合唱 分析 演唱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011-02

一、作者及作品介绍

黄自,江苏川沙县人,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也是最早全面系统的传授专门作曲技术和理论的音乐教育家。192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系,是近代有重大影响的作曲家。娴熟的作曲技法、严谨的艺术结构、清雅的乐韵和明显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是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而男声合唱《渔阳鼙鼓动地来》就选自其中的第三乐章。描写的是边臣安禄山发动属下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并攻克洛阳、长安的史实。

二、曲式和声分析

《渔阳鼙鼓动地来》是三段式基础上的四段式,变奏曲和分节歌的结合。呈示段与再现段的不同之处在于强弱、速度的对比,不像是继续推动主题进一步发展的普通再现,而是最后在合唱的ff与钢琴的sf力度中全曲结束。

前奏由6小节构成,在降b小调上进行,前4个小节倚音加附点节奏型以及一强一弱的力度对比,展现了忽远忽近的马蹄声,预示着战争即将爆发,紧接着紧凑规整的节奏型也预示了整曲的速度和进行曲风。

A乐段从7小节一直到38小节,主要在降b小调上完成,由一个复乐段构成,分别由A乐段的a、b、c、d以及A1乐段的a1、b1、c1、d18个乐句构成,两个乐段之间的差别在于力度、纵向和声以及伴奏音型。A乐段的力度由mp的力度讲述了边关战况,之后一个渐强预示着战况的愈演愈烈,一直到“六宫粉黛,舞袖正翩翩”的p力度描述的是皇宫情景,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没有一点准备,“怎料到边臣反,哪管他社稷残”突然的mf力度,突出朝堂的震惊。A1乐段整体旋律与A乐段一致,在力度方面有所加强,而且由A乐段的2个声部增加到4个声部,和声织体的加厚以及更加密集的伴奏音型加强音乐的推进力,为后一段的展开做了有力的铺垫。

B乐段由39-61共23个小节构成,分别由两组平行乐句b2、b3与e、e1四个乐句构成,b2与b3“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第二句b3在f小调上重复,并且力度在不断推进,表现出军民的愤慨并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后4+5的两个乐句e、e1从f小调又转回降b小调,“指日下长安”的伴奏中出现了半音阶急速下行的音群,描写叛军的进攻势如破竹。

再现段A2乐段62-86小节,此段回到主调为缩减再现,主题句的第三次出现,四个声部以ff的力度齐进,将愤怒的情绪推向最高潮。第三句与A段不同的是由男低领进,力度与男高一致,最后以带强音记号的音群结束。

三、演唱提示

(一)A、A1段

1.a句男低音须顿中带连,强调音头,并且保持充分的头腔共鸣。第一男低音应刚健有力且饱满;第二男低音应坚实、有力、充沛而宽厚。

2.a句的mp和p须用弱声唱法。弱声唱法能保持声音的集中而有交点,形成高位置。

3.a1、b1句(23-30小节)男高音开始的“渔阳鼓”起于高音区的f力度,练习时可先用弱声,找到头声状态及“交点”感觉后,再小心的增强。c1、d1句(31-38小节)高低两个声部mp和mf的对比,男高音的mp具有描写意味,男低音的mf则似乎有不满和讽刺的情绪,这种情绪在随后四声部带重音记号的演唱中明显地表现出来。

(二)B段

1.b2句第一男低音以p的力度进入时应有目睹满目疮痍时的隐忍与悲愤,后面的应和则是对统治者明确的痛斥,随着反复句力度的增强,这种情绪有增无减。应和部分的男高音声部应音质充沛,结实而响亮。

2.“下长安”的八度大跳后,四声部由前面的高音进入第二梯提位,必须在未达到这个音之前先增加气息,提高和更换位置,做好充分准备。另外注意少用胸腔,多用头腔共鸣。

(三)A2段

1.B段末尾的“指日下长安”可处理成与A2段的开始句连接起来。

2.四声部在高音区以ff的力度齐进时,应强而不炸。

3.结尾句除应演唱得饱满有力外,“哪管他社稷残”可用保持音记号以示强调。

四、指挥实践

《渔阳鼙鼓动地来》是一首2/4拍进行曲风格的作品,男声厚重的声线更能体现这首歌曲的气势,表達紧张、沉重、惊慌、愤恨的情绪,表现厮杀、满目疮痍的场景。整首作品应以实拍为主,多处的强音应给予强调,力度变化应有明确的预备。作品虽是进行曲风格,但激愤的情绪到再现段才出现,所以指挥在前段的情绪和动作应有所克制,为后面的爆发作伏笔。

引子部分由钢琴伴奏6小节演绎,指挥手势的重点在于前两小节是铿锵有力、刚劲坚毅的两小节强拍重音,注意运用大臂的力量。中间两小节则是用手腕打出内在力量的重音,最后两节进入整个歌曲的最基本且节奏型较强的二八伴奏音型,为主题出现做铺垫,同时也是预示整首作品速度、力度、情感基调的重要部分。因此这里要处理得当,手位压低,用腕部力量点状击拍,打出均匀而富内在力量的两小节。

A段开始部分力度为mp,但又为重音,因此既要不失铿锵之势,又不显张扬。指挥需使用有控制的实拍,在低位上击拍,到第11小节的“西”字应当由一手渐强,另一手打虚拍,因为这句之后的力度由之前的mp渐强到mf的力度,正好表现的是叛军由东向西渐渐逼近。随着12小节mf力度的进入,指挥手势回到实拍,且手位顺势拉低打出一个小小的渐弱,为15小节p力度上描写室内歌舞翩翩的场面作准备,直到18小节的第二拍给一个强力度反弹拍预示后一乐句mf的力度。19-22小节用手腕的内在力量打出每个音上的着重音记号,并在第22小节处干净利落的强收结束这个段落。22小节处的钢琴伴奏一个向上的音阶级进以及渐强的力度引出了A1段。

A1段是A段的变化重复,因此指挥图示基本与前一段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挥拍动作稍大些,手位相比A乐段高一点。而且这一乐段加入了第一男高和第二男高共有四个声部,不像A段只有第一男低和第二男低整齐的声部进出,A1乐段有了不同的声部进出,需要指挥手势做出明确的提示。從31-35小节是男高声部与男低声部的一个轮唱,指挥不仅需要给出声部进出的准确提示且在预备的力度上也要做出相应的提示,作为第二轮唱声部两个男低声部的mf力度与第一轮唱声部两个男高声部的mp力度的手势要有对比。35小节那个八分音符的“到”字尤为重要,是使轮唱变为四声部同时进入的关键点,这是个重要的预备拍,给出强的预备突出35-38小节每个音上的着重音记号,表明叛军已攻入长安,宫廷上下惊恐万分。38小节收拍的同时给弱的预备进入B段。

B段一开始的b2乐句就是p的力度,前3小节由第一男低声部领唱,应有满目疮痍的隐忍与悲愤之感,指挥使用控制性虚拍击拍。后4小节的“不爱江山”是四声部的应和部分是对统治者明确的痛斥,应该要与前一句“只爱美人醇酒”形成鲜明的对比,挥拍时要刚劲有力,运用“打词不打曲”的技巧来强调“不爱江山”四个字,并用渐强来表现军民的愤慨。b3乐句是b2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调式上有了变化,情绪加紧,指挥动作幅度要比前段稍大,且前3小节由第一男高声部来领唱。54-61小节中这两个变化重复的e和e1乐句同样有个小小的轮唱,指挥注意要给到各个声部的进入提示,59小节有个渐强拉起的过程,到60-61小节ff力度下情绪激愤,昂扬高手位保持长音。

再现段,主题再现时,除了动作幅度上有些许变化,其他没有大变化,整曲的高潮段应气势恢宏,用大臂带出强音,左右手要分工明确,保持好情绪。78小节收掉人声的同时控制好钢琴的力度进入反复。反复与前面大体相同,在强弱上更加注重对比力度。83小节的“怎”字前注意给个明显气口进入结束句,结束句上的每个音都有着重记号,指挥注意运用大臂内在力量,最后一个高位置强收结束整个气势磅礴的作品。指挥在收拍后不要迅速结束自己的指挥状态,应等合唱队员慢慢从带入的激烈场面中慢慢收回状态后再放下双手。

参考文献:

[1]于润洋.音乐美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钱仁康.黄自的创作与生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马革顺.合唱与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陇东民歌演唱特征探究
传统民歌中方言演唱的重要性阐释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