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养鸭的“丧志少女”

2019-01-02 09:58不可食用的小动物
意林·全彩Color 2018年12期
关键词:信任感空空宠物狗

□不可食用的小动物

我养了一只鸭子做宠物,一只绿头鸭,而我成了一个终日痴迷于玩鸭子的“丧志少女”。

在北京,大街小巷遍布老字号烤鸭店和满面油光的食客,而它作为一只食物链底端的小公鸭,得亏遇见我这个虽然很贪吃,但懒惰胜于理智的主人。

我养它的初衷非常单纯,就是养着玩呗。

我是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刚开始并不认为自己有把它养活的能力,可是人又非常自私,明知道它在我手里可能会死掉,还是老老实实地跟小贩砍价——没有女孩子能够拒绝一小坨毛茸茸的东西。

我跟鸭子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三环路上的某一处过街天桥上。小贩在那里摆了个小摊卖小鸡、小鸭和小兔子,我蹲着看了老半天。我喜欢生命力旺盛的东西,寻思着要带走一只。小兔子?这种代表少女心泛滥的小动物不是我的风格;小鸡?我小时候曾经被大公鸡追着啄过,实在没什么好印象;倒是小鸭子,我生长在北方,很少见人养鸭子,那就选它吧。

小贩卖8块钱一只,他劝我养两只,算我10块钱。我害怕自己养不活它们,就只买了一只。于是,我花5块钱买了一只鸭子做宠物,并且养到了现在。

我对此鸭的感情可以用8个字概括:始于颜值,陷于乖巧。

说它乖巧,是因为我是以养狗的方式来养它的,但它有的时候比狗还乖巧。它会一直伴在我的脚边,我走路时它便跟着,我不走了它就停下等我。不论这是鸭子天性中自带的“跟随效应”,还是它把我当成了它的妈妈,这对我来说都是一种难得的信任。想必大部分养宠物的人曾痴迷于这种跨物种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甚至让人厌弃鸭肉的美味。

每当我出去遛鸭子的时候,它寸步不离,两只短腿扒拉得很快,颇有些滑稽,看见的人都会取笑它,而只有我才知道,它如此慌张跌撞是怕我丢下它。我怎么会丢掉它呢?

小区里的宠物狗很多,但宠物鸭就此一只。每当宠物狗之间用其独有的方式相互寒暄问好时,我的鸭子就显得更孤独了。“孤独的鸭是可耻的”,而且它会攻击狗。城里的狗大多“绅士”,无奈见识太少,从未见过鸭子跑,难免想凑过去看看。狗拖着尾巴跟鸭子示好,鸭子对准狗鼻子抻脖子就是一口,好脾气的狗摆摆尾巴跑掉了,坏脾气的狗则会汪汪直叫。我也没有办法。

有的狗主人喜欢鸭子,抱着自己的狗给鸭子看,鸭子则会咬它。

其实平时大家相安无事,鸭子跟狗互相视为空气,就怕狗凑过来打招呼,碰见大狗,鸭子就跑;碰见小狗,鸭子就上。鸭子这种行为是出于一种自卫心理,还是说要保护我?或许是我想多了,反正挺有意思的。

我记得夏天的时候,在某家宠物医院偶遇被寄养于此的另外两只鸭子。当时我比鸭子还兴奋,我把我的宠物鸭扔进那只装着另外两只鸭子的笼子时,它们3只都快疯掉了,尖叫着要扑腾出来。“你是谁啊?怎么跟我一样丑。”

我爱我的鸭子,很爱很爱。

(听云摘自“网易号” 图/张翀)

诗剧

我走过一排排枞树,

想抱着其中一树。

听见有人用轻柔的声音说话

就凝神聆听,面露微笑

我知道不该这样

更不该把头靠向某个肩膀。

我空空的爱人,这次哭过我就不哭了

我要继续爱你空空的身体,

爱你亲吻时空空的颤抖

愁苦的甜蜜,谜一样。

——池凌云《空空的爱人》

猜你喜欢
信任感空空宠物狗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养一只宠物狗
孙空空 捏面人
情感认同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
脑袋空空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建立师生信任感的方法
提升中学生与思品教师信任感的策略研究
厨师也不错
复制人
组织内多层次社会交换关系对员工角色外行为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