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环小学的“心家园”

2019-01-02 06:50徐丹
现代苏州 2018年23期
关键词:小学校家校育人

文 徐丹

讲台上的叶莲芳老师讲的精彩,台下的老师们听的感动……日前,来自苏州无锡两地的老师听完南环实验小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叶莲芳老师的现场课后,听课的师生们心中都体会出了“家”的感觉。

“叶莲芳老师的教学,体现出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在叶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一位参与听课的老师评价说。

据了解,像这样的特色场景式教学,是南环实验小学校新校区自2013年投入使用后发展的一个缩影。

家校双方共同努力,爱满校园

南环实验小学校吴杰校长介绍,苏州市南环实验小学校的校园美景怡人,书卷气与花香味相伴。春风拂面之时,孩子们在海棠花下数着飘落的花瓣,金桂飘香之际,孩子们去树旁细嗅甜蜜的气息。这里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人生的希望之花也将在这里绽放。

据了解,南环实小脱胎于原南环中心小学,学校创办于1981年。2013年,南环新村改造工程顺利竣工之时,正式更名为“苏州市南环实验小学”。

如今,焕然一新的南环实小地处南门商业圈,与南环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南环实验中学一起,成为南环家园的文化精神地标。

学校秉承“爱·包容·自在”的校训,形成了“萦家校之温暖,撷学习之乐趣,获人生之幸福”的办学理念。

吴杰表示,“家文化”特色成为贯穿教育教学的精神内核。校园环境、硬件软件上,管理团队用心“持家、安家”,立志打造温馨之家;师资建设上,全体教师都是孩子的家人,倾尽专业所长“养家、发家”,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家人的关爱和个性化服务;学生培养上,孩子是学校的小主人,自立、自信,“当家、爱家”,全神贯注把爱和自信倾注在学习之中。

目前,学校也在“家文化”的校园文化引领下,不断丰富着其中的内涵。

如学校一直格外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开设的艺术课程及社团活动为孩子提供课堂学习和实践体验多维度的浸润体验,校本教材《琴棋书画》让孩子在图文的徜徉中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一年一度的学校书画大赛更成为孩子尽情展示书画技艺的舞台。

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和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共同构成了校园的文化艺术氛围,激发了孩子创造美的能力。学生诗歌、绘本、书画作品及舞台剧、科普剧、合唱等表演在省、市、区级比赛中屡获佳绩。2018年6月,在姑苏区美术馆的协助下,学校还特地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大型书画展览,为他们提供了挥洒童心的舞台。

“养成教育”润物无声

每个上学日的早上,都能在南环实小的门口见到孩子们和老师亲切地打招呼问好,每天中午,在食堂用餐的学生们,将餐盘还给阿姨时都是轻拿轻放。

“孩子们的日常行为点滴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言传身教,也同样离不开润物无声的养成教育体系。”吴杰说,学校从情境入手、从细微处着眼,倡导“每月有计划,每周有主题,每日有目标”的德育思路,追求“每月有所得,每周有收获,每日有进步”的教育成果。将德育的大概念、大目标,细化成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视可感可操作的基本德育要求,做到常态育人、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学校通过板报、晨会、班会、进德育基地观摩榜样、拍摄餐饮礼仪微电影等形式多渠道、多角度让孩子们浸润德育文化之中,不知不觉学礼仪、知文明。同时,南环实小一直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也深知,家庭是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土壤。因此,学校采用了多种方式密切家校联系,如重要活动提前告知家长,定期邀请家委会成员来校沟通,每周四晚提供教育沙龙活动,每学期都设立了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2018年秋季学期,作为姑苏区的试点单位之一,为学生开设了三点半课堂……通过一系列举措,拉近了家校距离,让家长更密切地参与学校事务,也在他们需要时为家庭教育答疑解惑。

在家校之间架设好“沟通桥梁”的同时,学校也保持着与社区的密切联系,“南环实小志愿者”服务队里的师生们坚持为社区图书馆整理书目,为老人送上温暖,为社区环境卫生做出贡献。

师生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学校与家庭、社区必将在更广阔的的领域融合,正把学校的“小家”之温暖辐射至社会之中。

操场上,一群孩子正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做着游戏,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无比喜悦的笑容。

猜你喜欢
小学校家校育人
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小学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与有效实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美国小学校车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