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视频教学在卒中后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019-01-03 13:07李丽君陈琦张宁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医师实验组

李丽君,陈琦,张宁,王春雪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病率为5%~67%,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增加其死亡率[1-2]。因此,对其抑郁症状的评估有助于指导医师临床用药及评估其临床预后。

在抑郁障碍的临床治疗实践中,80%以上选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作为疗效评估标准[3]。近年来运用手机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模式逐渐得到验证。为快速掌握HAMD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技能,本文运用手机视频学习法教学练习HAMD抑郁症状评估操作技能,并与传统的带教教学法进行比较,现汇报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与临床心理科硕士实习医师28名,其中男性10名,女性18名,实习时间为4周。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名。实验组采用手机视频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1.2.2 教学方法 由两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对被卒中后患者(非失语患者)进行HAMD联合检查,两名评定员分别独立评分,这两名医师对评定结果达成一致。由一名主治医师与被评定者现场示教(同时录制手机视频),传统带教组学员进行现场临床症状学评定,评定结束后,一名主治医师对各项条目进行详细解释并互动。给予实验组观看手机视频,并同时让其参与临床症状学评定,在授课课堂给予解释和互动,然后根据教学计划进入临床实习操作阶段,4周后进行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考试。对照组临床操作时仅凭记忆或者笔记进行回顾;而实验组可随时使用手机视频反复学习。

1.2.3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

操作考试:实习医师实习结束时选取一名PSD患者进行HAMD抑郁症状评定临床操作技能考试,由带教小组老师根据精神科主治医师给出的临床技能操作考试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

问卷调查:学习结束后,对实验组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共包括7个问题:①手机视频教学的可接受程度;②是否有利于增加学习主动性;③是否有利于临床技能操作能力的提高;④是否有利于增强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⑤是否有利于增强临床疾病的诊断能力;⑥是否有利于增强知识的巩固;⑦是否有利于师生交流。每个问题答案设置为:是、否和不知道。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调查实验组对视频学习法的评价,共发放问卷14份,回收问卷14份。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两组间比较用独立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平均考试成绩为(92±3)分,对照组平均考试成绩为(80±7)分,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实验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93%的实习医师可接受在教学时使用视频,86%的实习医师认为视频增加了其学习的主动性,93%的实习医师认为手机视频教学可提高临床技能操作能力,71%的实习医师认为手机视频教学可提高其临床症状分析能力,86%的实习医师认为手机视频教学可增加其临床诊断能力,93%的实习医师认为手机视频教学可增强知识的巩固,64%的实习医师认为手机视频教学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3 讨论

鉴于PSD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等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临床医师对PSD已经给予足够的重视,急需了解PSD患者的严重程度,以指导其临床用药。但对于抑郁症状的评估,对评估者有一定要求,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

HAMD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可通过总分在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来衡量各种心理、药物干预的效果。依据各条目反映的症状特点,HAMD可分为7个因子,因子分别可以反映被测者的抑郁症状的特点。但量表中的每个条目都需要有特定的访谈技巧及需要密切关注被评定者的表情、姿势、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及谈话的内容等,对于缺乏临床经验的实习医师来说,快速掌握其临床操作是个教学的难点。在本教学中引进手机视频后,实验组的医师通过手机录制带教老师整个访谈的细节和对难点的讨论,并且手机视频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反复观看,可快速提高临床操作能力。

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教学模式,因其简单、便捷、有趣、高效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故而能提高教学效果[4]。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内容往往被微小化、碎片化,且呈现广泛分布,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5]。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被快速普及,新型移动学习模式已形成,学习者利用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一定的“零碎”时间中进行学习的形式,在未来学习方式的普及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6]。医学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手机视频的使用可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因视频能够完整清晰地记录教师的教学全过程,实习医师可随时观看手机视频,反复揣摩及模仿带教老师的访谈技巧,能够直观地从视频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有利于临床症状分析评定及疾病诊断,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传统的带教方式,实习医师仅能靠记忆及笔记回顾教学内容,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带教老师的访谈目的及评定患者的症状表现。

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其可重复观看和永久保存,并且可充分调动实习医师的自觉性,有助于实习医师自行观察、分析、比较、研究和创造,并且实习医师之间可反复就特定的问题讨论交流,增强了实习医师之间的交流和参与性[7]。总之,手机视频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对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值得在临床技能操作教学中推广使用,同时也要求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认真总结,进一步探索及完善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医师实验组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中国医师节》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