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治疗进展

2019-01-03 15:09孔令阁
关键词:紫杉醇成形术球囊

颜 安,孔令阁

(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上世纪七十年,在瑞士开展第一例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PTCA),拉开介入治疗崭新的一页,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术后ISR发生率约30%[1],随后金属裸支架以及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使ISR发生率降至10%左右[2],虽然ISR发生率逐年降低,但仍是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难题。ISR治疗多以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冠脉搭桥等治疗为主,本文就ISR的治疗进展进行简述。

1 球囊治疗

1.1 普通球囊

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ISR主要通过压迫支架及血管壁上的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扩张的斑块会造成内膜损伤,血栓形成,导致闭塞动脉,在术后六个月内,靶病变部位发生再狭窄的几率在30%,所以目前治疗ISR多主张以球囊血管形成术联合支架植入或药物球囊。

1.2 切割球囊

切割球囊是在非顺应性球囊表面纵向安装3~4个金属刀片,刀片被折叠在球囊材料之内,送至病变部位,扩张球囊后刀片伸出球囊外,能够使狭窄部位有序的扩张,减少撕裂,防止球囊侧滑等问题,然而在冠脉介入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上,切割球囊与普通球囊相比,没有减少复发性ISR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

1.3 药物球囊

药物球囊导管与球囊血管成形术导管类似,但球囊表面覆盖有抗增殖药物药物、间隔物或赋形剂的复合物,在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为紫杉醇药物球囊(PCB),紫杉醇具有高度的亲脂性,有利于血管壁的吸收与保留,且抗冲刷能力强,能扩散到动脉壁的深处,有效的抑制平滑肌细胞及内膜细胞的增殖,在治疗再狭窄有其独特的优势。与药物洗脱支架相比,它避免了ISR病变中的多个支架支撑层,缩短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持续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一项使用普通球囊与PCB治疗ISR比较实验中,6个月时再狭窄发生率为普通球囊组43%,PCB组5%(P=0.002),12个月时,MACE发生率普通球囊组31%,PCB组4%(P=0.01),药物球囊在治疗ISR优于普通球囊[3]。Xu B[4]等学者认为紫杉醇支架(PES)与PCB在治疗洗脱支架再狭窄,9个月管腔丢失率以及12个月的复合临床事件率上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2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

球囊血管成形术为部分病人提供一种恢复血运的方法,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血管重塑与新生内膜增生均是引起ISR的主要原因,药物洗脱支架能够提供机械支撑以及缓慢释放抗增殖药,抑制ISR发生的主要原因-平滑肌细胞及新生内膜细胞增殖。Siontis[5]等的一项荟萃表明在ISR治疗策略中,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用于治疗ISR拥有更好的远期效果,药物球囊治疗也能获得等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球囊扩张、金属裸体支架等方案。Giacoppo[6]在一项关于4880名ISR患者治疗荟萃中表明,药物洗脱支架与药物球囊具有相似的功效,远期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治疗方法。

3 冠状动脉搭桥术

随着球囊及支架技术的进步,以及影像学指导和辅助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目前是心肌血运重建最常用的方法,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冠脉搭桥将是更好的选择,在弥漫性病变及左主干病变中,与PCI相比,CABG手术与有着更好的临床结果以及更好的血管造影结果。如合并高风险疾病如糖尿病、严重心功能全冠脉搭桥可作为首选。

4 血管近距离放射治疗(ICBT)

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达到治疗ISR,适用于治疗新生病变、无支架再狭窄和ISR,手术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很低[7]。Negi SI[8]等对186名DES-ISR患者(283例病变)进行ICBT治疗,6个月时TLR的发生率为3.3%,1年时为12.1%,2年时为19.1%,3年时为20.7%,ICBT治疗复发性DES-ISR是安全的。

5 展 望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证据表明,DES和DCB为ISR患者提供了最佳的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以及远期效果,相信随诊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治疗方法,新材料的出现,在不远的将来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会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

猜你喜欢
紫杉醇成形术球囊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紫杉烷类药物在胃癌化疗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