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对降低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发生率的影响

2019-01-03 08:56于天浩李淑湘赵丽蓉施艳平
智慧健康 2018年35期
关键词:脑水肿开颅血肿

于天浩,李淑湘,赵丽蓉,施艳平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0 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均偏高,发病后超过1d时间进行治疗死亡率可在70%以上[1]。当前对高血压脑出血主要通过内科、外科两种手段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者用外科治疗对患者生命健康更有保障[2],但术后脑水肿并发症是威胁预后质量的主要因素[3]。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用不同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如下归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诊疗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在47~71岁,平均(61.7±5.3岁)。均有高血压病史且病程在3~28年,平均(11.1±3.8)年。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差异将分为开颅组与微创组,各组60例,基线数据分布方面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头颅CT检查并确认脑出血位置,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开颅组患者接受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选择全麻方式,骨瓣开颅且骨瓣宽度在6~8cm。剪开硬脑膜,在脑针辅助下完成血肿腔的穿刺处理,以脑针穿刺方向直接到血肿腔,采取明胶海绵、止血纱填塞手段等止血,清除血肿后彻底止血,根据患者脑压数据确认是否保留骨瓣。常规放置引流管并于术后3d内拔出[4]。

微创组患者在接受头颅CT定位后做纵行切口,选择在血肿量最大的层面以及和皮层距离最短位置,切口大小在5cm左右,对皮瓣用乳突撑开器撑大,用气钻在中心位置钻一个孔,骨窗直径扩大约3~4cm[5],彻底止血后对硬膜四周悬吊处理并用“十”字方式剪开,在显微镜辅助下完成血肿清除处理。术后处理方式与开颅组同。

1.3 疗效标准

患者治疗后病残程度评定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所下降,幅度在90%以上,为治愈;术后患者病残程度评估在1~3级,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下降幅度在46%~89%,为显效;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下降幅度在18%~45%,为有效;未能达到以上标准甚至死亡的,为无效[6]。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SPSS 20.0做统计与分析,具体经t检验及卡方检验,由(±s)与(%)对检验结果做描述,P<0.05说明实验数据有较高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微创组患者总有效率81.7%(49/60),数据显著高于开颅组总有效率68.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表1 两种手术方式对降低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临床指标

术后关于脑水肿相关临床指标微创组均有显著优越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2。

表2 不同手术方式后患者脑水肿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不同手术方式后患者脑水肿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水肿持续时间(d)组别 术后72h水肿体积(mL)术后48h残留血量(mL)开颅组(n=60) 15.2±5.6 7.2±2.7 8.2±2.3微创组(n=60) 11.2±3.8 5.2±2.4 6.1±2.3

3 讨论

脑水肿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种并发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会对脑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7],脑水肿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于脑组织继发性损伤程度有直接影响。可知对脑水肿是否能抑制是关系到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手术术式是否合理的一个客观反映因素[8]。

在本文研究中两种外科手术即传统开颅手术、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在疗效以及脑水肿相关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微创手术治疗均有显著优越性,显微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医生操作的精细程度[9],保护手术过程中发生误伤周围组织的情况,缩短手术治疗所需时间,这些都为控制术后脑水肿发生产生积极影响,随着微创理念和相关医疗设备的不断改善,在外科多种疾病中微创术式的优越性会逐渐明显,手术过程中借助显微镜,术者能够准确掌握存在的微小出血点,彻底清除血肿[10]。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不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对术后脑水肿并发症情况也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水肿开颅血肿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