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观察

2019-01-03 08:56闫敏
智慧健康 2018年35期
关键词:压痛风湿性关节炎甲氨蝶呤

闫敏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

0 引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造成该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滑膜组织炎症,其会对骨质产生破坏,并形成关节软骨,最终引发关节畸形。临床中需针对该疾病及时开展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和预后。当前该疾病治疗中尚无特效方法和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临床症状发展,进而改善关节功能。为进一步提升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对其中部分患者应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收获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纳入标准:满足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或异常者;合并血液疾病或恶性肿瘤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药物过敏者。常规组包括女21例、男19例;年龄范围22~75岁,平均(46.7±5.8)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8±0.8)年。实验组包括女20例、男20例;年龄范围23~76岁,平均(47.8±5.9)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1.9±0.8)年。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甲氨蝶呤(北京双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1020850)治疗,顿服给药,每周10mg,连续治疗12周。实验组同时应用来氟米特(四川省迪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51022412)治疗,每天2次,每次25mg,第4天依据药物浓度调整剂量,改为每天20mg。所有患者次日服用甲氨蝶呤需加入叶酸(成都绿洲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626)10mg,以拮抗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统计两组CPR、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治疗后观察两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相对于治疗前,相关指标改善值≥7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相对于治疗前,相关指标改善值超过≥3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相对于治疗前,相关指标值、临床症状加重或未改善。总有效率=1-无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实验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对比(±s)

组别 n 关节压痛数 关节肿胀数 晨僵时间(min)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0 14.2±6.3 8.6±7.0 14.2±6.2 8.2±6.2 91.1±49.2 57.6±23.4 62.9±5.3 25.9±4.4常规组 40 14.3±6.2 11.5±7.4 14.4±6.3 10.3±6.1 90.9±49.3 75.2±27.6 62.5±5.2 53.3±7.1 t 0.061 5.086 0.245 5.356 0.087 6.560 0.464 5.398 P 0.476 0.000 0.254 0.000 0.424 0.000 0.223 0.000

2.2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对比

治疗前两组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CRP、关节肿胀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CRP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发生率不断上升,该疾病以30~50岁中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女性发病率更高[1-3]。

甲氨蝶呤为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其能够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最终对细胞DNA生物合成形成阻断,其免疫、抗炎作用良好[4-5]。来氟米特为抗增生活性免疫抑制药,能够抑制嘧啶合成,可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氧酶活性,减少T细胞增殖,抑制患者免疫功能[6-8],最终有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和病情,同时改善患者关节功能,降低关节骨质破坏[9-10]。

本研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P<0.05)。治疗前两组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CRP、关节肿胀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CRP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效果显著,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压痛风湿性关节炎甲氨蝶呤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