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差异分析

2019-01-03 11:55李晓蕙徐莹清
关键词:省份文体文化产业

李晓蕙,徐莹清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

一、引 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作为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手段,已发展成为一种朝阳产业,并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旅游者对旅游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旅游不能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的途径,还要具备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功能。因此,文化旅游、经济生态旅游、主题公园旅游等新的旅游形式不断出现,逐步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传统旅游业态向新兴旅游业态转型。任何一个行业想要在整体产业链中取得优势,必须探索其产业价值辐射度,只有各产业集群相互衔接与带动,才能真正得到长足发展。文化产业链不断在旅游市场中的横纵向延伸,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使之逐渐形成一个全产业链的综合体。

对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的研究,国外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Kostopoulou提出,把创新元素及文化理念融入旅游产业,可以使旅游区域规划、旅游产品项目等更具吸引力,从而整体推动旅游业的发展[1]。国内相关研究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先后有学者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路径以及融合机制、融合动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2-4],指出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与旅游资源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5-9]。产业融合发展是各方面因素多重作用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测评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学者们提出不同的研究方法来验证产业间的融合度,并对融合发展模式进行探讨。近年来研究产业融合度常见的测评方法有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熵指数法、赫芬达尔指数法、贡献度测量法等。[10-11]目前,学者们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研究较多,而对不同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差异的测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对典型省份之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进行分析。

伴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区域差距逐步显现,部分区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而部分地区文化产业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影响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差距的因子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拟采用AHP-模糊TOPSIS综合评价法,对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差异展开分析。笔者收集了2016年我国9个文化产业与旅游产值较高的省份数据,对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探索突破产业边界,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在合理利用资源与市场的前提下,提升综合产业效益的有效对策[12-13]。

二、中国旅游大省文化旅游产业的TOPSIS研究

(一)基于AHP的TOPSIS方法适用性

TOPSIS方法是C. L. Hwang等于1981年首次提出的,被称作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为:首先根据原始数据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评价对象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在此基础上从中找出理想的最优和最劣方案,进一步通过衡量被评价方案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算出被评价方案与最优方案的相似度,通过相似值来评价被选方案的可取性。本文选取加权TOPSIS法中的综合评价分析法。该方法适用于研究具有多个指标方案的可取性,通过对其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评分排序,进而对要研究的目标省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法中的归一化处理,消除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得出优劣值排序,可以使排序结果充分体现原始数据的规律性,真实反映不同方案的优劣程度,能够直观测算出各个省份竞争力排名情况,与熵指数法、赫芬达尔指数法、贡献度测量法等相比更具科学性。其基本方法和公式如下。

步骤1 同趋势化处理。即低优指标高优化,对绝对数低优指标采用倒数法(1/x),对相对数低优指标采用差值法(1-x)。

步骤2 指标无量纲化。即消除指标计量单位的影响,对指标实测值归一化处理。设同趋势化后的指标矩阵为(xij)n×m,归一化后的数据矩阵为(zij)n×m,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i=1, 2, …,n;j=1, 2, …,m。

步骤3 算出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若原始数据经过同趋势化统一后为高优指标,则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为

(2)

(3)

步骤4 算出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加权欧氏距离,公式为

(4)

(5)

步骤5 计算出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度Ci,公式为

(6)

式中,i=1, 2, …,n,Ci值在0到1区间,结果越接近1,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越接近于方案中的最优水平,反之,则表示第i个对象越接近最劣水平,可以通过Ci值的大小判断方案的优劣程度[14]。

(二)建立研究模型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区域第三产业间的综合性融合体,因此分析一个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需要精确的客观数据,更要考虑到产业边界、市场动态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得到科学准确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如下:(1)科学性原则。文化旅游产业的实际状况是融合发展模型研究指标体系的确立依据。(2)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绝对指标反映总量、规模等因素,而相对指标反映的则是比率、结构、速度等因素。所以结合两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相对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3)全面性原则。影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要素较多且复杂,少量的指标数据很难全面进行数据说明,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来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根据以上原则,本研究以省份经济、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三个方面为基本出发点,将三者设置为一级指标,并对影响一级指标的因素细分来进行综合评价[15]。考虑到研究的科学性与全面性,本研究共选取13个二级指标因子,其中省份经济的二级指标设定为3个,旅游产业的二级指标设定为3个,文化产业的二级指标设定为7个,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模型

(三)指标权重及模型评价结果

根据选取的具体指标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及重要程度,本文建立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一个指标因子的具体权重。将13个二级指标因子分别设定为X1~X13,具体如表1所示。利用yaahp测算工具,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作为目标层,省份经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作为基准层,GDP总产值、第三产业总产值等13个二级指标因子作为方案层,并通过问卷调查专家打分的形式对13个二级指标因子两两比较,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出各个指标因子的指标权重值,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层次分析及指标权重

2016年9个省份的研究数据来自各个省份2017年统计年鉴,如表2所示。

表2 2016年9个省份的研究数据

表3 TOPSIS数据计算结果

三、中国旅游省份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由TOPSIS数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存在地区差异,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比较明显,历史条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

及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造成了各省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

(一)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

从表3可以看出,在9个旅游省份中,江苏省及浙江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居于行业的龙头位置,北京、河北、福建、安徽次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大体相当,内蒙古、天津、山西发展水平较弱。江苏省及浙江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好,得益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北京、河北、福建、安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项目支持有关。内蒙古由于近几年的政府文化项目支持,发展水平有后来居上趋势。山西省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在近几年有着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达到30.59%,但尚未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从表5中可以看出,各个省份的文化产业中,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相对于文化传媒支出、博物馆机构数等的增长率,总体来说是最高的。江苏省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0.75%,文化传媒支出增长率为16.70%。浙江省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4.71%,文化传媒支出增长率为13.86%。而综合排名第三的北京虽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不高,仅仅为1.88%,但由于其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其本身的政策支持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一直领先于其他大部分省份。自2007年,北京的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就已过百亿元的投资水平,十年内大多在此水平上下浮动。据此分析,较高的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量,是江苏、浙江、北京文化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领先于其他几个省份的主要差异因素。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排名靠后的省份中,其文体娱就业人数和艺术表演场馆机构数分别处于一个负增长的趋势。如山西省文体娱就业人数的增长率为-0.01%、福建省为-0.24%,由于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佳,因此间接对其该产业的就业人数和艺术表演场馆机构数产生负面影响。

表4 2007—2016年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表5 2007—2016年文化产业因子增长量%

从表4中可以看出,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所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省份投资都比较多。发展水平排名第一的江苏省,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量自2007年的10年以来,除了2007年、2008年略低于北京,2016年略低于河北省之外,一直居于九省份投资总额的第一名。江苏省10年的投资总量,相当于其他8个省份10年投资总量平均数的2.3倍。多年的投资积累结果是,江苏文化艺术表演机构最多,截至2016年,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场所223家,文化服务业单位数7571个,远超过其他各省份。加上江苏省文化传媒方面的财政投入,增强了文化旅游产业宣传效果。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度相对较高,也推动江苏省整体经济增速近几年显著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山西、内蒙古、天津,2016年的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量则均较低,分别是192.75亿元、210.53亿元、119.69亿元,低于当年九省平均投资额254.15亿元。其余各个年份中,除了内蒙古在2007—2010年的投资额略高于九省平均数之外,三个省份的投资额都远远低于九省当年平均投资额,可以看出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量与该省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二)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在优势

历史文化深厚且历史遗迹较多的地区,如浙江、北京、江苏等,凭借着天然的历史文化优势,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北京近些年的文化旅游产业投资与其他省份相比较少,但文化旅游产业排名依然比较靠前,即得益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自然基础。内蒙古的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额一直高于天津,地域面积也远大于天津,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却排名天津之后,历史文化基础的影响不可忽视。

(三)国家政策支持的导向作用

由TOPSIS数据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国家政策的投资方向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基础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我国政府文化产业项目不断推出,不论是经济中心、沿海城市或是内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扶持。然而,地区间扶持度的不同也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有着重要影响。浙江省的文物保护科研机构在2016年达到120个,安徽省57个,文物保护机构的设立使该地区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更加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我国9个旅游省份文化旅游产业的差异,可以得到以下基本结论:第一,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在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第二,历史文化基础深厚的区域凭借着天然的历史文化优势,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是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差异明显,政策支持力度越大,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越快。

基于以上结论,协调发展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可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大文体娱固定资产投资并促进产业融合,利用旅游市场潜力与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在资源、市场、人才机制等方面,相互带动协同发展,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二,合理利用文化产业的宣传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各地区旅游历史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历史事件、民风民俗、戏剧、历史纪念品等文学艺术,开发旅游者的文化旅游体验项目,使旅游者身临其中,深切体验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第三,避免文化失真及过分市场化。文化旅游不是文化行业与旅游行业的简单融合,有着自身独有的发展规律,要避免将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剥离的现象,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商业化的融合发展模式,从而失去文化旅游的初始意义。

猜你喜欢
省份文体文化产业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体家阿来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