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忠:53年的红色收藏不了情

2019-01-03 07:01李瑾历
东西南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县志修志友人

李瑾历

53年,马学忠坚持收藏与毛泽东有关的各种物件,所收藏的书籍达3000多册,居全国个人收藏之首。

 “阅览室”里的收藏人生

马学忠今年83岁,一生爱好收藏。53年里,他走遍了大街小巷,退休后更是乐于此业。

不久前,走进马学忠温暖的家,感受到毛主席元素无处不在: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照片,老式书柜里满满的相关书籍。

伊通县图书馆里有一间毛泽东文献阅览室,这里承载着马学忠53年的心血,走进门高大的毛主席塑像进入视线,它的身高已超过老人的身高。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他的老朋友和部下写他的书籍一下就多了,这也为马学忠收集书籍带来了便利。“1977年收藏《毛泽东画册》时一本就55元,而当时我的工资只有66元。为了收集这些书籍,我花了近一个月的工资。”马学忠说。

别人出门都是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而马学忠出门就是逛书店、买书。算算时间,53年的时间,扣除日常生活费用,马学忠剩余的收入都用于收藏,据他估算,在这些红色藏品上花费了十几万元。

马学忠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毛泽东,两次举办“毛泽东文献展览”,并创办“毛泽东书斋”,把自己53年花心血收藏的毛泽东文献资料供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和阅览。

为事业奉献最愧对妻子

马学忠始终为伊通地方志事业和满族文化事業尽心尽力地奉献着,创办了《钢铁前线战报》《伊通科技小报》《伊通史话》。参加工作以来,马学忠撰写几十篇散文、论文、诗词。调入伊通县史志办公室以后,开始写《伊通县志》,他带领编修人员,走访调研,收集资料。

1984年,在北京首都医院,马学忠的妻子被检查出肺癌。手术治疗后,陪护妻子的他又匆匆赶回伊通。回到单位后办公室没有人,同事都被调走了,县志的编写处于瘫痪状态。留下来继续修志,他觉得愧对妻子;放下修志,他觉得愧对后人。在妻子的劝说下,他最后选择了继续修志。

当年8月,伊通召开了修志工作现场会。此时,他的妻子因癌细胞扩散高烧不退。医生告诉他,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了筹备会议,他抢时间做完,希望会议结束后好好陪妻子。9月13日,会议成功召开,时隔9天,他的妻子去世。

“我一直在忙着工作,她有病的时候我在工作,她病重的时候对我的事业还很支持,她说出版了一定要告诉她,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很对不起她。”1991年12月,马学忠主编的《伊通县志》出版了,1993年获得“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是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志。

收藏只为传承

收藏这些书籍,他最大的收获不是带回了多少有价值的收藏品,而是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坎坷,今天的胜利成果得来确实不易。

马学忠记得,他曾在接待一位日本友人时,对方问道:“为什么要收藏这么多主席书籍,一共花了多少钱,是自费还是公费?”在一连串的提问后,马学忠告诉这位日本友人,“收藏这些书籍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用得上,因为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他的回答,让日本友人竖起了大拇指。

马学忠说:“如果12月26日被定为伟人节,那就太好了,我将把这些收藏拿出来让更多的人看见,也算是纪念毛主席了。时间太少,总是不够用,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还有好多的事想做。”

马学忠

三次被评为吉林省修志战线先进工作者。曾任伊通县科委副主任,伊通县史志办公室主任。

猜你喜欢
县志修志友人
丁耀亢“敷衍”挚友
县志里的乡贤
火烧衣裳
失眠
送别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