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体检人群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2019-01-04 01:45朱寿虎
关键词:血细胞血常规仪器

朱寿虎

(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青海 海西 817000)

1 资料与方法

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80名单位职工设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其中男男行47例,女性33例,年龄在26~45岁间。对上述80名研究对象进行肘部静脉抽血,采集两份血样,其中一份用以检验,一份用以增添抗凝剂,并通过血细胞分析来探寻影响血常规检验的相关因素。

2 体检人群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

2.1 生理因素

不同受检人员的生理特点俱不相同,而生理因素又较为复杂,包括血液样本采集时间、性别以及年龄均会造成影响。此外,受检人员的血常规在24 h内可能产生变化,包括血细胞参数变化、血液浓度变化,进食、饮水等均会造成上述问题,这就导致检测结果有失客观。再者,受检人员经过剧烈运动或周围温度的变化,也会导致其血液WBC总数的攀升。

2.2 人为因素

认为因素主要涵盖两个方面,即标本采集因素以及标本运送、保存以及测定因素。首先是标本的采集。实施静脉采血的方法,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导致血液凝固。如果速度过慢,抗凝剂难以与血液均匀混合;而速度过快,又会导致血细胞遭受破坏,对于血液样本的采集相当不利。除此之外,抽血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充血的问题,这一点也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

在血液标本运送过程之中,标本中的血细胞可能会因环境因素而产生变化,对血液样本的质量造成影响。如果在血液样本运送过程之中遇到突发情况,就必须采取适宜的存储方式,尽可能保障样本质量,尤其要关注温度可能会对样本造成的影响。结合上述几点来说,在血液样本的输送过程之中,需要严格把控温度以及时间。

2.3 仪器因素

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之中,血细胞分析仪属常用设备,该设备具有在血常规检验之中具有先进性,能够有效促进血常规检验效率的提升,确保检验结果更加精准,大幅减少人为检测的弊端。不过,如果未能对仪器进行很好的保养,那么便会对血常规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

3 体检人群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3.1 明确采血时间

明确采血时间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误差。而对于采血时间的把我,需视受检人员的精神状态、进食饮水状况以及服药状况而定。叮嘱受检人员在采血之前禁止进行剧烈运动,禁食禁水,在适宜温度下进行采血。采血时间以早晨至上午为宜,同时确定受检人员是否于采血之间服用过可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药物。

3.2 采血部位的选择

采血部位的选择与检验结果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极其重要。在本次实验之中,选取静脉采血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此外,采血结果与受检人员的姿势也有一定关系。当受检人员站立时,血液受到引力的影响会有所浓缩,导致微量元素含量升高;而受检人员取卧位时,血液内成分则会有所降低。上述问题均需相关工作人员注意。

3.3 定期校准仪器

采血仪器需要定期进行保养,这也是减少检验结果误差的最佳手段,同时避免检验失误。定期进行仪器保养,这就需要医院制定明确、详尽的相关制度,并交由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予以落实、执行,并于每次保养之后进行记录。自周保养至月保养,相关保养措施包括仪器校准、清洗等等。

3.4 规范工作人员操作

血常规检验均是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故而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也就有其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提升检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检验工作人员需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质,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对受检对象负责,得出最为精准、客观的检验结果。就检验工作人员而言,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包括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等等,熟练使用检验仪器,注意相关事项,加强仪器保养等等。总而言之,检验人员需要具备广博、精细、全面的知识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随着检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就能有效降低血常规检验之中认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4 小 结

血常规检验所包含的指标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等。由于血液在全身循环,遍经各个重要器官,所以血常规检验往往是诊断各种疾病的有力依据,能够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详细信息。在了解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后,依据相关对策,规范操作行为,帮助血常规检验人员更好的进行检验,对于医生明确患者病情具有极大助益。

猜你喜欢
血细胞血常规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