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颗粒可视化检测肝腹水细菌应用研究获进展

2019-01-04 15:12
医药前沿 2019年14期
关键词:肽聚糖寡肽肽酶

由肝腹水引起的细菌性腹膜炎是造成肝硬化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早期快速发现腹水中的细菌。常规的细菌检测的方法主要是微生物培养或基因分析,然而这些方法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

肽聚糖(PePtidoglycan,PG)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研究证明,由于细菌D,D-转肽酶选择性比较差,多数的细菌容易从周围介质中利用外源性D-氨基酸,通过置换肽中起肽聚糖层连接作用的肽桥上的寡肽链的末端D-丙氨酸而进入其肽聚糖里。D-丙氨酰-D-丙氨酸(D-alanyl~D-alanine,DADA)是肽聚糖寡肽的尾端,相似的分子可能容易被转肽酶识别,从而能使外源性DADA更容易嵌入肽聚糖中。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邵华武研究员课题组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蒋兴宇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细菌的金纳米颗粒,并将其用于临床肝腹水样本中细菌的检测。

利用DADA修饰金纳米颗粒(Au_DADA)能够可视化检测出临床肝腹水样本中的细菌,并且Au_DADA具有以下优点:合成简单,通过一锅法在合成金纳米颗粒的过程中可直接将DADA修饰到金纳米颗粒上;稳定性好,在4℃下可保存一年以上。因此,这种纳米颗粒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生物传感器,有望应用于临床细菌的早期检测。

猜你喜欢
肽聚糖寡肽肽酶
不同茶类寡肽含量的测定和分析
食源性低聚肽的消化吸收机制及营养功能的研究进展
猪δ冠状病毒氨基肽酶N的研究进展
浅析肽聚糖以及其相关功能
草分枝杆菌胞壁肽聚糖的分离提取和鉴定
基于计算机辅助水解和蛋白互作网络的珍珠母寡肽作用机制解析
小心化妆品宣传中的那些“大忽悠”(一)化妆品版皇帝的新衣
——细胞生长因子
嗜酸乳杆菌肽聚糖的六种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分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的相关性研究
靶向二肽基肽酶维药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