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实习生心肺复苏培训细节的关键点存在问题分析

2019-01-05 15:16何邦翠
医药前沿 2019年19期
关键词:关键点心肺实习生

何邦翠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随着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心肺复苏术不仅是医务工作者、而且是警察、驾驶员及士兵、甚至是普通民众都要求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护理实习生能不能规范、熟练的掌握心肺复苏,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培训是否到位,也关系到实习生护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同时也是帮助实习生完成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程。作者根据《201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ECG)指南》以下简称2015心肺复苏指南标准,对本科生的心肺复苏培训及考核中,发现细节关键点存在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64人,其中男5人,女59人,年龄20~24岁,本组学生在校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进入临床实习,在进行再次培训前先进行考试,按照技能考试≥85分为合格,第一次没有一个人合格,最高分81分,最低分54分。然后通过多媒体进行理论培训及观看操作视频,接着老师对每个细节的关键点进行讲解,再完整的演示一遍,结束后学生自行练习,针对每个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最后进行考试63人顺利通过,考试成绩90~98分,1人补考,第一次考试成绩82分,补考成绩98分,最终全部通过考试。通过培训发现存在一些细节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分析探讨如下。

2.细节的关键点存在问题常见原因分析

2.1 找不准颈动脉位置,动作不规范

判断患者有无大动脉搏动时,知道在颈部,但不知道准确位置,偏离较大,不知道以喉结为标志旁开两指进行寻找判断,判断时用整个手掌去触摸颈动脉,不规范,缺少美感。

2.2 心肺复苏按压部位不准确

常常会偏向左侧,着力点不在掌根部,而在手掌部,这样容易造成肋骨骨折,形成血气胸,加速患者死亡,对于正常男性,按压部位在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通过按压胸骨下陷挤压心脏达到射血的目的。

2.3 肩肘腕未形成一条直线及未垂直于胸骨

常常是肩肘腕与按压点形成一个锐角,结果不是向下压,而是向前搓;或肘关节弯曲,象弹簧一样,冲击式按压,容易导致室颤,严重影响抢救效果。

2.4 按压频率过快或过慢

根据最新2015版CPR指南要求,每分钟按压频率100~120次,也就是15~18秒内完成30次按压。如果按压过快胸廓没有完全回弹,回心血量不够、按压过慢射血次数少,均会影响抢救效果。

2.5 按压幅度不足5~6cm

由于实习生没有牢固掌握按压技术,缺乏技巧、按压力度不够、普遍按压幅度不足5cm,形成无效按压。

2.6 按压与放松时间不成1:1的比例

按压过快,放松过慢,或者按压过慢,放松过快,两种情况都会在胸廓回弹时让手移动,按压部位不断变化,易引发并发症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甚至加速病人死亡。

2.7 吹气量不足500~650ml

一方面口唇没有密闭患者的口唇,导致漏气;另一方面气道没有打开或没有完全打开,影响进气效果,要做到下颌角与地面垂直,才能将气道完全打开,另外有的同学担心传染疾病,嫌脏,不愿意口对口人工呼吸,但是又不会使用简易呼吸器,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培训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3.结论

心肺复苏术(CPR)是每个医务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的一项常用的临床救治技术,护理本科生仍然存在找不准颈动脉部位以及按压部位、方法、频率、幅度、按压与放松比例、吹气量不足等问题,潘东峰等[1]专家提出使用腹部心肺复苏方法,但在没有完全普及之前及有腹部心肺复苏禁忌者,仍然要使用CPR,在对实习生培训中,不仅培训口对口人工呼吸,也要培训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夏哲远等[2]发现,目前大家不愿意对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急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愿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担心传染疾病,与本文一致,所以在能用简易呼吸器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简易呼吸器,保障自身的安全,因此,培训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很有必要,做到每个护理实习生熟练掌握。本文通过对CPR每个细节的逐一分解,并一对一的指导,使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CPR操作存在细节上的关键问题,及时给与纠正,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关键点心肺实习生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聚焦金属关键点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医联体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