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铃薯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19-01-05 18:46姜大宇
新农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切块薯块块茎

姜大宇

(法库县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辽宁 法库 110400)

马铃薯属于主要食用部分是地下的块茎,因此要想提升高产首先就要创造一个优良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疏松土壤,有效的提升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还可以将土壤中的水分和供马铃薯生长的营养成分与气以及热肥力等诸多因素进行均衡考虑,为马铃薯生长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1 马铃薯栽培技术

1.1 马铃薯品种选择

在马铃薯栽培前期要选择优质的种薯进行种植是为了提升产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田间实施耕种时,农业从业者可以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适合当土地种植的品种进行种植。

1.2 种子处理

催芽:在对马铃薯种子进行催芽的过程中,要使其均匀的暴露在闪射光下,为了能够保证所有栽培的马铃薯都有充足的光照,就要有效的将发芽的速度进行科学的缩短,保证2~3天翻动1次。等到马铃薯的芽长至0.5~1.0厘米的时候,再进行切块。

切块:切块通常在催芽后进行。可以用70%酒精对模具进行消毒,再对优选的马铃薯进行切块,必须确保所有的薯块都有1~2个芽苗。如果选用机械进行大面积的播种,所有单独的薯块都要保持在40~50克;在选用人工进行播种时,薯块应在35~40克。

播种:播种的具体时间一定要视当地的天气情况而定,通常可以在10厘米深土壤达到7℃的时候实施播种。如果在春季播种,就要在霜冻期前10天进行。春季播种的行距应该在55~60厘米,株距应保持在25~30厘米,密度应在3800~4300株/亩。

1.3 田间管理

施肥:马铃薯栽培前要先对土壤施以基肥,用来提高耕种土壤的营养成分。在此这过程中以1500公斤/亩的马铃薯块茎为例,需要施钾肥10公斤、氮肥7公斤、磷肥4~5公斤。花蕾期时要适当追肥,这时可酌情施加氮肥。盛花期应适当追加钾肥,以保证花的正常盛开。

灌溉:水分管理工作一定要结合种植地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通常当块茎长至约2厘米时,可适当增加灌溉水量;如果马铃薯已经接茎,就要适当的减少或者是停止灌溉,降低因为水分过多而导致根部溃烂。

2 马铃薯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2.1 黑胫病

马铃薯的黑胫病主要以细菌侵染为主的一种疾病,马铃薯生长全期都被黑胫病困扰,但是发生概率最高的时期为栽培的中初期。黑胫病的症状主要有,得了黑胫病的马铃薯植株要小于无病的植株,土壤外的叶片在中心部分呈现出黄斑,之后蔓延至整个叶片。马铃薯的茎块在得了黑胫病后颜色会慢慢变黑,并伴随腐烂迹象与腐烂的味道,泥土与块茎之间不再黏合,很容易就可以把马铃薯的块茎和泥土分离开。马铃薯黑胫病预防措施为:首先,要优先选择那些不易患病的优良品种进行耕种;其次,在进行播种的过程中要把种子用化学试剂进行科学的浸泡;再次,一旦在栽培过程中出现马铃薯被黑胫病感染的情况,必须马上将感染了的马铃薯进行隔离,并及时销毁病株;最后将未受感染的植株进行检查。

2.2 地下虫害

马铃薯大多数虫害都发生在地下,很难用眼睛直接观测到,因此在对地下的虫害进行防治时也是十分困难的。目前主要的防治手段是在收获后要对种植马铃薯的土壤实施翻整,以破坏虫害在地下修建的越冬场地和利于虫害发生的环境因素,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虫害的发生概率。利用虫害的发生及传播特点,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如性引诱剂等化学试剂,对虫害实施灭杀。

猜你喜欢
切块薯块块茎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比萨切块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