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及技术措施

2019-01-05 18:46邵元昌
新农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吸浆虫麦田防治效果

邵元昌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新能源推广服务中心,青海 互助 810599)

1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误区

1.1 时间误区

在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一些种植户由于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条件和规律了解不足,对病虫害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很难把握住病虫害最佳的防治时间,进而影响防治效果。例如,小麦纹枯病的最佳防治时机应为3月左右,但通常会在4月份才能有比较明显的危害效果。如果种植户不能掌握这一规律,很容易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机,这样不仅会给小麦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成本,影响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

1.2 灌溉误区

灌溉误区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误区之一,很多种植户没能充分认识到灌溉对于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因此,在灌溉方面往往存在着许多误区。实际上,灌溉的水量与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水量过少,土壤干旱,容易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如果水量过多,则容易造成麦田积水,影响小麦健康生长。因此,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应结合小麦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科学灌溉,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1.3 药剂使用误区

在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药剂防治是最为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受气温及降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小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会暴发各种病虫害,如红蜘蛛、吸浆虫、蚜虫、赤霉病、锈病、纹枯病等。对不同的病虫害所采用的防治药剂也不尽相同,药剂的使用方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但由于对药剂缺乏一定的了解,对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也不够全面,种植户通常会采用比较单一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严重影响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例如,有的农民群众在发现病虫害时,会应用药剂对小麦进行喷洒,如果药剂没对病虫害没能起到作用或者作用不明显,则会选择继续等待观察,或者加大剂量进行重复喷洒。这样极易导致因为没有对症下药,从而错过了小麦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机,甚至会因为用药过量,损害小麦内部结构,使得小麦植株坏死,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造成环境污染。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2.1 播种前

首先,需要加强对麦田的处理,在完成上一轮耕种之后,需要及时进行麦耕灭茬,并在此过程中将田间的杂草清除,这样可以降低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其次,要进行科学选种,结合土壤及其他自然状况,合理选择小麦品种,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小麦品种,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最后,需要做到适时播种。特别在那些病虫害多发的地区,在播种过程中应注意避开病虫害的高发时期,以降低病虫害造成的危害。

2.2 播种时

针对种植地区常见的病虫害,应事先做好种子处理,利用相应的药剂进行拌种,既能提升种子的抗虫害能力,还能隔离病虫害对种子的侵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在应用药剂拌种的过程中,应注重把控药剂的用量和药剂的种类。要有针对性的应用药剂,这样才能起到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2.3 返青拔节时期

在小麦的返青拔节阶段,比较常见的虫害有吸浆虫和红蜘蛛,比较常见的病害有枯萎病等,这些病虫害的危害较大,会严重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结合小麦的生长情况以及病虫害的爆发情况,应科学选择药剂进行防治。除此之外,在麦田中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害虫与益虫,当害虫与益虫的比例达到平衡时,有利于维护麦田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时,可以适当减少药剂的用量,以免影响到麦田中害虫与益虫比例,破坏麦田中的生态平衡。

2.4 穗期

通常情况下,在小麦的穗期比较容易暴发白粉病、赤霉病、吸浆虫、麦植株等病虫害。在此阶段的病虫害防治需要应用低毒高效的药剂,这样可以避免造成药剂残留,影响小麦的品质。例如,针对白粉病,可以采用禾果利进行防治,该药剂的毒性较小,但效果比较明显,既能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还能避免对小麦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在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区,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因此,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

猜你喜欢
吸浆虫麦田防治效果
青海省小麦吸浆虫的分布、发生条件及防控策略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侯马:召开小麦吸浆虫防治现场会
麦田吸浆虫无害化控制技术探讨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吸浆虫幼虫试验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只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