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宜居美丽衡水的对策研究

2019-01-06 05:13刘建晓王桂平孟令辉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衡水市衡水

刘建晓 王桂平 孟令辉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速度过快,各种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给人类营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指定了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各项指标和指标参考值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向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引导作用。本文综合考虑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从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分析衡水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不足与优势,并依此对衡水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给出相应建议。

1 创建生态宜居美丽衡水的条件

1.1 经济建设方面。主要以经济实力、经济结构、

经济效益等内容作为评价衡水生态宜居的指标。

1.1.1 经济实力方面。根据有效统计,2018年衡水已实现生产总值1 558.7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与往年相比基本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200.5亿元,增长了4.0%;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639.3亿元,增长了4.9%;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718.9亿元,增长了9.8%。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4 898元,比上年增长6.6%。经济实力相对成熟。

1.1.2 经济结构方面。衡水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践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努力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农业、文化、经济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都是为了使得产品、服务满足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以衡水市现有发展条件,不应操之过急,应当在前进中实现结构化改革的稳步发展。

1.1.3 经济效益方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0.6亿元,比上年增长9.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4.7亿元,增长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5.9亿元,增长9.0%。国际贸易也出现了显著的增长,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衡水奠定了基础。

1.2 文化教育方面。文化方面,衡水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鼻烟壶内画、武强年画、宫廷金鱼、侯店毛笔等都具有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景州塔、后冢汉墓、宝云塔等是著名的文物遗址和人文景观;董仲舒、冯太后、高适等是著名的文化名人。教育方面,衡水中学、武邑中学、冀州中学、衡水第二中学等中学都是全国中学教育的典范。衡水学院更是衡水本地人才培养的摇篮。这些宝贵地方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均为文化教育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也衍生出了稳定的文化结构。

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衡水文化成为了一个综合的社会概念,它使衡水市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1.3 基础设施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加大了财政投入,还增加了投融资力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城市通信设施不断改善,能源设施显著加强,城市承载能力有所提升,道路交通设施快速发展,这都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衡水市已建成了环路和高架桥公路,大大减少了拥挤现象,城市实有道路面积有所增加,出租汽车和公共汽车的数量大增,桥梁和道路照明灯也得到很好的建设。2018年底衡水市实有道路面积2 212万平方米,市内城市道路面积933万平方米;在年末实有出租车汽车数量1 324辆,拥有公共交通车辆446辆,道路照明灯62 458盏。

1.4 生态环境方面。生态环境方面主要是从近几年衡水市绿化水平、环境质量、污染治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来评价该市的生态宜居水平。

目前,衡水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瓶颈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衡水在蓝天保卫战中,已经实现全国空气质量提升最快的目标;2019年衡水市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37%以上,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衡水市狠抓水污染防治,积极按照科学治理、精准治理的要求,对重污染河流、纳污坑塘、入河排污口、城市黑臭水体等进行治理;衡水市还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创建了“九龙治水”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2019年衡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衡水提供了必备条件。

2 建设生态宜居衡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问题

2.1.1 经济实力薄弱,居民素质较低。由于所处区位和发展的基础较差,衡水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名非常靠后,财政和居民收入略显不足。同时,市政基础配套设施略显滞后,城市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偏低,人民幸福感指数有待提高。

2.1.2 生态环境脆弱,城市企业污染不断加剧。尽管近两年雾霾天气的势头被压制,但每年冬季的雾霾天气仍然对衡水市人民造成很大影响,尤其对具有肺气管疾病的人群影响更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各种废气、生活污水、企业废水废渣、生活垃圾排放量日益增加,淡水资源日趋紧张。

2.2 对策

2.2.1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继续深入进行供给侧改革,继续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加人民收入,平衡物价,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充分使人民获得幸福感、满足感。完善文化管理体系,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以打造一个精品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产业的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和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政府应给予文化产业一定的政策、资金及人力的支持。

2.2.2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蓝天碧水是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环境质量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严格控制和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源是改善本市环境质量的根本,创建生态宜居的美丽湖城需要我们减少城市污染,农业、工业、交通、生活污染,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工厂必须做到达标排放,各种生活垃圾必须经处理后安全送出城市,对于那些污染严重、治理无效的企业要采取强硬手段强制其执行。同时,各企业单位要大力推广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宣传和引导低碳生活方式和理念。

2.2.3 做好城市自然环境的保护,搞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衡水市由滏阳河、衡水湖和城区组成了统一的湿地生态系统,市民的美好获得感得益于周围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因此,自然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务必加强衡水湖湿地保护中心、滏阳河及周围河流中水、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促进各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着重强化滏阳河保护工作,治理前进大街河道、北外环河道及其他小河流域水道,提高河道水体质量,全面改善水环境,造福周围居民。衡水市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内部水环境,组织防护绿地与景观绿带,形成“湖—河—城区”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市模式,打造高品位、城水相依的生态园湖城。

3 结语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全市从领导到民众共同参与才能实现的一个目标,同时也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工程。目前来说,虽然衡水市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但是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宜居城市的建设水平,全市人民齐上阵,共同加入到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中来,共同打造环境优美、绿色浓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丽湖城。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衡水市衡水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衡水专场(二)
省了心 增了产 挣了钱——河北衡水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探析
宜春吟
The Influence of the Smartphones on Modern Life
On Humanisim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rough Uncle Tom’s Cabin
北上广上榜全球宜居城市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imminent
全球宜居城市排名 苏州逆袭排内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