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精量播种高产技术要点

2019-01-06 05:13田迎春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蕾期揭膜连喷

张 钊 田迎春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1 品种选择

机械精量播种对种子质量要求比较严格。首先,应选用中熟或中晚熟、第1果枝节位较高、对烂桃抗性较好的优良品种;其次,选择种子纯度≥95%、种子净度≥98%、种子发芽率≥85%的籽粒饱满、大小均匀、成熟度好的包衣新棉种。

2 播前处理

2.1 人工精选。将选好的棉种,于播前再进行1次人工粒选,彻底清除非健籽粒、破碎籽粒、杂质等,使种子整齐度≥94%,破碎率≤1%。晒种2~3 d,注意不要将棉籽直接放在水泥地面晾晒,避免烫伤种子。

2.2 发芽率检测。供精量播种使用的棉种必须经过发芽率检测,确保发芽率达到98%以上。

3 整地施肥

3.1 做好保墒。北方棉区春季多风少雨,加之棉籽发芽出苗需水较多,因此,必须浇足底墒水,才能达到全苗。应在播种前15 d灌溉完毕,浇后及时耕翻耙磨、碎土保墒。

3.2 施足底肥。棉花对氮磷钾需求比例是1∶0.4∶0.8,基肥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因此底肥施足非常重要。底肥施有机肥3 000 kg/亩,磷酸二铵30 kg/亩,尿素20~25 kg/亩,硫酸钾10 kg/亩,随整地均匀撒入即可。

3.3 整好地块。播前整地要做到深耕细耙,耙地深度4~6 cm,耙深一致,平整疏松,细碎,无土块。保证上虚下实,即表层土壤疏松,地表以下3~4 cm深的土壤比较细密且墒好。

4 适期播种

4.1 播种时间。华北地区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此时地温达到15℃以上即可播种。

4.2 喷洒化学除草剂。每亩用330 g/L的二甲戊灵160~180 ml兑水35~45 kg,均匀喷洒在田间,喷后一般不要再动土,以免破坏药膜,影响除草效果。

4.3 株行距及播深。行距1~1.2m、株距0.4~0.5m,播种深度2.5~3 cm,密度以1 300~1 500株/亩比较适中,这样可确保棉田通风透光。

4.4 机械调试。播前做好机具的调试,确保播种达到1穴1粒。播深一致,播深或覆土深度为2.5~3 cm,误差不大于1 cm。株行距一致,偏差不大于2 cm。滴灌带铺设松紧适度,两头留余1~1.5 m。播种时做到铺膜平展,压膜严实。

5 播后管理

在播种结束2 d内对地头和机械漏播处进行人工铺膜补种,播后立即清扫膜面。每隔10 m沿地膜垂直方向设置防风带。

6 苗期管理

6.1 及时放苗。精量播种1穴1粒,苗期应注意做好放苗工作,遇雨后要及时破除板结。

6.2 及时补种。精量播种无需间苗和定苗,但应做好苗情调查。缺苗率超过20%或者连续缺苗5穴以上的,要及时在晴好的天气实施人工补种。

6.3 及时补水。播后发现苗床缺水应及时趁晴天中午揭膜洒水,然后撒一薄层细土,防止苗床土壤板结。

6.4 及时控苗。出苗后如发现棉苗旺长,应视苗情和天气及时揭膜通风,降温降湿。

7 蕾期管理

棉花蕾期一般为6月上旬~7月上旬,是棉株生长最快时期。

7.1 施肥浇水。蕾期施肥既要满足棉花发棵,又要防止棉花徒长,应以有机肥为主,掺混适量磷肥、钾肥和微肥。于6月上旬现蕾后,亩施有机无机复混肥40~60 kg和硼、锌肥各1.5 kg,采取开沟条施,或采用小型中耕机械施肥、松土、除草一次完成。蕾期应适量浇水,但对容易徒长的高产棉田应适当推迟浇水时间。浇水时切忌大水漫灌。

7.2 中耕揭膜。蕾期中耕和及时揭膜可起到抗旱保墒、抑制杂草、促根下扎、提高地温、生长稳健、提高抗逆性的作用。

7.3 及时化控、打顶、拔除空株。当棉株高60 cm左右,长到了8~10个果台,顶叶与“芯”齐平时开始打顶,一般在7月上旬完成。打顶之前进行化控,亩喷施缩节胺2 g左右;打完顶后,2次重喷缩节胺。注意拔除空株及不抗虫棉株。

8 吐絮期管理

棉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吐絮期,此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保根、保叶、促早熟、防早衰。

8.1 整枝打杈。受气温的限制,一般“立秋”后现的蕾和白露后的花,都是无效的,应及时去掉棉株新生的幼嫩部分,另外可在3~5片棉叶保1个棉铃的前提下,打掉部分多余的老叶和空果枝。

8.2 中耕松土。棉田后期土壤板结,应中耕松土,以达到保根防早衰的目的。中耕一般3~5 cm深即可。

8.3 施肥浇水。棉花生长后期应喷施叶面肥。一般每亩喷施5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0kg,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3~4次。要在晴天的下午4:00以后喷施中上部叶片背面。此期浇水时要小水沟灌,避免大水漫灌,遇涝要及时排水。

8.4 化学催熟。对晚熟棉铃较多、不能适时吐絮的棉田,可采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平均气温连续3 d在20℃以上的晴好天气,80%以上棉铃达40 d以上时喷施。亩用40%乙烯利水剂300~800倍液60 kg,喷雾重点是棉株上的青铃。

9 病虫害防治

棉田主要病害为立枯病、枯黄萎病。主要虫害有棉铃虫、蚜虫、盲蝽蟓、地老虎。防治时间一般掌握在上午9:00前、下午5:00后。

9.1 立枯病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主茎,每3~5 d喷1次,连续喷3次。

9.2 枯黄萎病防治。瑞苗清2 000倍液,每7 d喷1次,连喷2次。

9.3 棉铃虫防治。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8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每7 d喷1次,连喷2~3次。

9.4 蚜虫防治。10%吡虫啉1 000倍液,每7 d喷1次,连喷2~3次。

9.5 盲蝽蟓防治。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每7 d喷1次,连喷2~3次。

9.6 地老虎幼虫防治。炒香的麦麸5 kg,用50%辛硫磷50 ml加入1 kg水,喷拌均匀,傍晚撒入行间。

10 适时采收

棉花吐絮后,一般每隔5~7 d采摘1次,要抢在雨前采摘棉花。另外,要好、中、差分级采收、晾晒和储存。晾晒时,应用透气的竹帘、竹笆等分开翻晒,忌在水泥地上直接晾晒。

猜你喜欢
蕾期揭膜连喷
蕾期低温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广河县适时揭膜对玉米产量和残膜回收率的影响
养花小技巧
棉花萌发期抗旱性与苗期干旱存活率的关系
三七常见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
不同坡度地膜烟揭膜培土试验
不同坡度的地膜烟揭膜培土试验
常见几种辣椒烂果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