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继林运用附子桂枝独寄汤经验*

2019-01-06 07:07杨绍丽严继林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戴氏附片独活

杨绍丽 聂 坚 严 园 严继林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 云南 昆明650011

严继林教授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首批名中医、云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戴氏医学流派主要传承人及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57年,对四大经典及历代名家著作深有研究,在临床中擅用经方及戴氏经验方,疗效显著。笔者曾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铭心。

戴丽三(1901—1968),著名中医学家,云南省四大名医之一[1],继承家学,博览众家,屡起疑难重症[2]。附子桂枝独寄汤是戴老临证中所形成的有效验方[3],严继林教授临床运用附子桂枝独寄汤治疗各种风寒湿痹、肢体疼痛等病症疗效显著,故笔者将该方临床运用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组成及方义

附片颗粒剂、桑寄生、茯苓各15g,桂枝、当归、芍药、法半夏、防风、乌药各9g,独活10g,陈皮、川芎、炙甘草各6g,生姜3片,大枣3枚。

本方为戴氏自创治疗风寒湿痹之常用方。若感受风寒湿邪而日久不愈,可累及肝肾,耗伤气血。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正如《素问·痹论》所言:“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不仁。”肾主骨,肝主筋,邪客筋骨,日久必致损伤肝肾,耗伤气血。又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肝肾不足,则见腰膝痿软;气血耗伤,故心悸气短。《素问·逆调论》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其证属正虚邪实,治宜扶正与祛邪兼顾,既应祛散风寒湿邪,又当补益肝肾气血。方中重用附片为君,大辛大热,能温肾助阳,逐风寒湿邪,又可止痛。臣以桂枝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防风祛一身之风而胜湿、独活辛苦微温,善治伏风,除久痹;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健脾;桑寄生既可补肝肾,又可除风湿;君臣相伍,共祛风寒湿邪。乌药、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川芎活血行气,乌药行气散寒,二者合用增强行气止痛之功。茯苓、甘草、大枣健脾益气,且白芍与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缓急,以助舒筋;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全方补肾助阳,祛风寒湿邪,补益肝肾气血,扶正祛邪,宣通表里,引邪外达。

2 临床运用

本方可治疗阳虚或气血不足,风寒互滞或风寒湿三邪杂至,见身痛不能转侧、腰痛肢节疼痛者。也可作为“开门逐邪”之用。临床应用以风寒湿邪阻滞,关节疼痛,肢节屈伸不利,脉沉紧或细弱为辨证要点。加减:气虚明显,加黄芪、潞党参;寒重加细辛;上肢痛,独活改羌活,加桑枝、威灵仙;下肢痛,加怀牛膝、木瓜。治风湿病要注意选加通络止痛药,如秦艽(便溏者不用)、桑枝、片姜黄、海桐皮、千年健、威灵仙、络石藤等。本方去附片,名桂枝独活寄生汤,用治上述诸症体不虚者。另,属湿热实证者忌用。

3 验案举例

案1:刘某某,男,46岁。反复发热、出汗,伴关节疼痛半月余。半月前患者出现夜间发热、畏寒、大汗,汗可湿透衣被。发热时自测体温在36.7~38.5℃,曾多次到社区医院就诊,给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小柴胡”等注射液对症治疗,发热症状可稍缓解,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故来求诊。症见:患者神疲乏力、唇干,色乌黑,诉面部烘热,畏寒,四肢酸软、肌肉瞤动,双手指关节疼痛,纳差,眠差,易醒,大便2日1行,口干且苦,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腻,脉沉细。处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黄芪30g,桂枝、白薇、防风各10g,白芍、白术、生麦芽、佛手、焦山楂各15g,炙甘草6g,大枣3枚,生姜5片。二诊:服上方3剂后,面部烘热症减,但发热未除,关节仍痛,汗出、周身酸痛,四肢肌肉瞤动,舌脉同前。法当以温经通络,驱风散湿,行滞。处以附子桂枝独寄汤:附片颗粒剂、茯苓、桑枝各15g,桑寄生20g,桂枝、杭白芍、法半夏各9g,防风、秦艽各10g,陈皮、独活、川芎、甘草各6g,生姜5片,大枣3枚。3剂。三诊:偶有发热、汗出、颈后酸痛明显,关节疼痛减轻,夜间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晨起时口苦咽干,二便调,眠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效不更方,上方稍作增损调治10剂。服药后患者已无发热、神疲乏力、颈后酸痛、口苦口干等症,现见:夜间眠差、偶有汗出,纳谷不馨,口淡乏味,偶有胃痛,大便时干时稀。舌质淡黯,脉沉细无力。遂以黄建六君汤合玉屏风散加味。以益气固表收功。

按:患者起病半月余,恙情混杂,细审之,初因气候突变,感受寒邪而发病,诊见发热,畏寒,为表邪尚在,由于寒湿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手指关节疼痛,正虚故虽有表证,脉不见浮,唇干,色乌黑为真寒证,诸症合参,证属阳虚风寒湿邪内滞。先予桂枝玉屏风汤加味,温经散寒、调和营卫、兼理气机。首诊调合阴阳、气机为下一步用药创造条件。二诊处以戴氏自拟附子桂枝独寄汤,其用意有二,一是该方可以用作“开门方”祛邪外出。戴氏认为“邪从表入,必从表出”,不管病程新久,有表证在,应先解表;二是附子桂枝独寄汤全方合用,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邪去则热自退。三诊患者症减,偶有发热、汗出、颈后酸痛明显,症状缓解明显。后以黄建六君汤温养脾胃,匡扶正气,厚本防病。

案2:王某某,女,55岁。右肩关节伸展活动受限伴疼痛4月余。诊见:右肩关节疼痛,右上肢上举、后展困难,麻木胀痛,关节疼痛得温稍减,因疼痛而眠差,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阳虚寒凝,闭阻经络,治以附子桂枝独寄汤加味。附片颗粒剂、桑寄生、茯苓、桑枝、威灵仙、天麻各15g,桂枝、芍药各12g,独活、法半夏、陈皮、秦艽、防风、川芎、乌药、羌活、当归各10g,黄芪25g,炙甘草6g,生姜5片,大枣5枚。共服12剂,药尽则疼痛愈,关节活动自如。1年后回访患者,未复发。

按: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因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俗称“五十肩”,西医认为本病一般难于根治。该患者病因病机为阳虚气血不足,风寒湿痹阻经络,不通则痛。宜祛风散寒除湿,补益气血。故予附子桂枝独寄生汤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加桑枝意在“以枝走肢”引药达病灶,又能祛风养血通络利水;天麻、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正如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卷十·痹》中所言:“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黄芪、当归益气补血即为此意。

4 小结

严继林教授在临证之际,常用附子桂枝独寄汤治疗各种风寒湿阻滞的肢体疼痛、腰痛等症,如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等疼痛日久,正气不足者,常与玉屏风散、活络效灵丹等合用加减化裁。该方如能辨证得当,加减运用疗效显著。但运用该方时需注意两点:①附片颗粒剂应遵循《中国药典》(2015版)附片用法与用量3~15g,从小量用起,中病即止。②用药前问清患者全身情况,脾胃功能差者,暂不能使用,应调理脾胃功能后再用。

严继林教授治病重视阴阳辨证,遵古而不泥古,辨证精当,思路清晰,制方严谨,方随法变,法随证出,用药如用兵,其对戴氏医学流派经验方的运用,尤值得我们细细推敲研习。

猜你喜欢
戴氏附片独活
附子不同炮制品的相关差异及临床合理选用探讨
EATING MEDICINE
不同炮制工艺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戴玄之史学研究述略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以一则正统十一年商人家庭阄书为线索
独活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
白附子与白附片的鉴别
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