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浅埋滴灌肥水一体化”宽窄行栽培技术

2019-01-06 09:58刘向波
吉林农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双辽市肥水开沟

谢 联,刘向波,董 岩

(1.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双辽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吉林双辽136400)

1 栽培技术优势

1.1 有效解决节水灌溉,抗旱节水优势明显

玉米“浅埋滴灌肥水一体化”宽窄行栽培,采用浅埋滴灌法进行灌溉,解决了常规栽培“小白龙沟灌”费水、需要在平地浇灌的问题,解决了喷灌需要单井出水量大才能达到喷灌效果的不足之处,只要单井出水量达到20~30吨/小时,就可以实施地埋滴灌进行灌溉,为贫水区种植玉米实现科学灌溉达到丰产增收提供可能,同时不分平地、岗地等地势差别实现科学浇灌,可实现旱灾之年产量不减,使玉米种植效益得到保证。

1.2 改浇地为浇作物,实现科学灌溉

玉米“浅埋滴灌肥水一体化”宽窄行栽培,采用浅埋滴灌进行灌溉,避免了其他浇灌方式浇灌后土壤板结现象,而直接给玉米根系周围供水,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与常规浇灌方式相比,节水率可达到30%~50%以上。

1.3 可有效防止铺设的滴灌管被大风破坏

将滴灌管浅埋于地表5~10厘米,针对双辽市春季风大的特点,可防止滴灌管铺设在地表被风刮乱、刮跑。

1.4 可实现因时因地,肥水结合,科学可控,增产效果明显

玉米“浅埋滴灌肥水一体化”宽窄行栽培,可在玉米生长的需肥需水关键时期,例如: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进行肥水结合,既满足玉米关键时期对水分的需求,又满足了玉米关键时期对养分的需求;同时肥料以完全溶解于水中的方式直接供给玉米根系周围,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可提高到40%以上;分期定量实施玉米中后期水肥一体化施肥,做到了肥料供给后移,有效防控玉米脱肥早衰现象;同时玉米“浅埋滴灌肥水一体化”宽窄行栽培,灌溉给水始终以水滴的方式滴入到土壤,避免了土壤板结,使土壤水、肥、气、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为玉米根系活动提供良好状态,一般可增产30%~50%以上。

2 技术要点

2.1 核心技术

2.1.1 铺设滴灌管

2.1.1.1 滴灌管的选择因滴灌管要埋于地表,所以要选择质量相对好一点的内镶贴片,滴孔距离20厘米左右的滴灌管。

2.1.1.2 滴灌管铺设时期可在玉米播种前铺设,但最好选择在玉米播种后至出苗3~5叶期铺设。

2.1.1.3 铺设方法用小四轮机动车装置悬挂,在悬挂上装上开沟小犁铧开沟,开沟位置在两窄行玉米行之间,滴灌管(盘状)放置在悬挂上方,滴灌管置于开沟小犁铧后面,随开沟、随放滴灌管、随覆土,覆土深度5~10厘米。

2.1.2 整地播种模式整地播种模式为宽窄行模式,窄行距50~55厘米,宽行距70~75厘米。采用精播机进行播种的需要播前整地施入底肥,采用免耕机播种的播前不需要整地,但如果播前垄过于高(大于15厘米以上)需要进行浅灭茬,以利于播种出宽窄行的模式。

2.1.3 田间分区,连接首部按照垄的长度及井的供水能力进行分区,一般以不超过滴灌管长度的100~130米左右为一个灌溉分区,每个分区用支管道与滴灌管连接,支管道与灌溉主管道连接,主管道与过滤器(水肥一体化设备)连接于供水井。

2.1.4 水肥一体、科学管控灌溉在玉米生长的需肥需水关键时: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进行肥水结合,科学管控浇灌。

2.1.4.1 苗期 根据土壤墒情决定是否浇灌,浇水定额150~200吨/公顷,此次不实施水肥一体化。

2.1.4.2 拔节期关键水,水肥结合,实施水肥一体化,浇水定额400~450吨/公顷,随水追施NK水溶性肥料8~10公斤/亩,肥料装入水肥一体化设备,根据每个区面积大小确定施肥量,肥料在设备的加肥桶中溶解后随着滴灌管施入到玉米根系周围,肥料冲施结束后要再继续浇灌至少30分钟结束灌溉(以防肥料残渣堵塞滴灌管孔)。以后每次肥水一体化操作方法都相同。

2.1.4.3 抽穗期实施水肥一体化,浇水定额400~450吨/公顷,随水追施NK水溶性肥料8~10公斤/亩。

2.1.4.4 灌浆期实施水肥一体化,浇水定额200~300吨/公顷,随水追施NK水溶性肥料5公斤/亩。

2.2 配套常规技术

2.2.1 选择高产耐密抗旱抗倒伏的优质品种根据双辽市气候和地力条件,选择如良玉99、京科968等。

2.2.2 种子包衣选择克百威含量7%以上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2.2.3 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根据测土数据,因地科学配肥,确定底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30~40立方米。

2.2.4 合理密植因地制宜、合理密植,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公顷保苗6~7万株,水肥条件一般的地块公顷保苗5~5.5万株。

2.2.5 机械精量适时播种 当5~10厘米土层的地温稳定在10℃~12℃时,为适宜的播种期种时期,双辽市最佳播期为5月1日~10日。

2.2.6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玉米花白苗:5月中下旬(6叶期前)发现病株,每隔5~7天用0.3%的硫酸锌喷洒2~3次。玉米螟:采用赤眼蜂防治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投撒辛硫磷颗粒剂进行防治。粘虫:在粘虫发生时用高效氯氰菊酯、高氯甲维盐、阿维毒死蜱等药剂喷雾防治,把幼虫消灭在三龄之前。

2.2.7 合理化控,促早熟采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站秆扒皮晾晒等措施,促进作物早熟。

2.2.8 适时晚收在玉米完熟期后收获,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确保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标志是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变硬,果穗苞叶干枯发白、松散。

猜你喜欢
双辽市肥水开沟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免耕播种机种肥开沟器的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
再生能源发电建设项目节地评价方法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近10年双辽市极端降水事件特征分析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设计和仿真
双辽市:积极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作物播种开沟器及划行开沟器的构造和使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