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林木种苗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环节一体化的思考

2019-01-06 09:58郭其强
吉林农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种苗林木整地

郭其强

(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林木种苗学作为林学及植物生产类专业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的是林木良种选育及苗木扩繁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学科。在理论方面,主要内容包括种子生物学、良种品质保障、苗木培育技术与生物学特性、苗圃的建立与经营管理等;在实践方面,主要内容包括播种育苗、容器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及苗期管理等操作内容。总体来看,林木种苗学课程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统一体。本文就针对该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授课经验与感受两个方面展开思考,以期为林木种苗学课程的教学安排和知识传授提供参考。

1 合理安排课程体系

据调研,部分高校将该课程的两个方面作为两门独立课程对待,理论方面在课堂上讲授,而实践方面安排为实习内容。在选课过程中,部分学生因为不了解其相互联系,仅选择了其中一门课程学习。由此导致理论与实践环节脱钩,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空缺。鉴于此,将二者合并为一门课程供学生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安排来看,理论讲授过程中穿插实践环节进行安排,看似较为合理。实际上,一门课程完成的时间仅为15周左右,因受到时间限制学生不能完全完成从出苗到出圃的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同时,实践环节完成后,培育出来的苗木多数因为无明确的使用目标而废弃,必然造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成果的浪费。因此,建议提前安排该课程的学习,如大三第二学期开设该课程,后期便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投入到苗木管护的环节中去,以更好地巩固理论教学效果。

3 提供充分的材料和教学场地

在实践教学设施过程中,涉及育苗设施、育苗材料、工具、药品、基质等多种材料,教学人员在准备这些材料和场地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数量和个人参与量,做好充足的预算。例如,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和材料的名称和数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动手的机会和操作的空间,统筹掌握实践环节内容。这对于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实现由理论到生产实践过程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环节

种子催芽、整地、播种、除草等各个环节是学生必须亲自完成的。然而,实践实施前的一些环节,学生很少会参与其中。大多数学生不会仔细地考虑上述环节的内容,实习课上,教师给什么就用什么,老师叫怎么干就怎么干;甚至一些学生还省略其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很少有学生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干?”“不这么干会怎么样?”“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因此,提前让学生在心里对上述环节打个“草稿”,做到心中有数,在实践中“有目的”的操作,这样才能更多地体现实践环节的价值,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 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在实践过程中,种子催芽、整地做垄、施肥等都是关系到育苗成败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墒情及圃地位置等因地制宜,适当调整。例如,阴雨天气下如何调控催芽种、沙混合体的湿度;整地做垄的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更加高效;针对不同的肥料何时施用、如何施入、用量多少等,都可以引发学生充分的思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和使用方法,从思考的过程中去获取实践的原理,更好地消化、吸收理论知识。

6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林木种苗学课程应该理论与实践并举,将其设置为林木种苗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单一课程。在开展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实践环节的知识转换功能;以更为明确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时间安排,完善该课程的知识传授,整体提升课程的专业价值,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林业人才。

猜你喜欢
种苗林木整地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