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人工造林技术

2019-01-06 09:58毛世强
吉林农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块状幼林樟子松

毛世强

(东宁市朝阳沟林场,黑龙江牡丹江157200)

樟子松是黑龙江地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增加当地林农经济收入的重要树种之一。大力提高造林质量,对提升当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樟子松造林及育林工作十分重要。

1 造林模式

要做好樟子松造林工作,首先要明确其造林模式。因为从长期的实践来看,樟子松不宜营造大面积的纯林,应积极营造樟子松混交林。

樟子松混交林的林分构成种类多种多样,可以与中等高度的乔木混交,也可以与灌木混交,还可以营造针针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在黑龙江省区范围,樟子松与油松、赤松、枫树、花曲柳、杨树、平榛、沙棘等构成的混交林较为多见。此外,樟子松在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由樟子松和灌木组成的防护林带,对防止风沙揭土、水土流失等效果明显。

2 选地整地

樟子松不适宜大树移栽,其主要依靠树苗造林。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固、土壤肥力中等及以上、排水良好的土壤。可在山地、丘陵石砾质沙土、平川沙荒地等多种地带造林。樟子松在海拔200~2000米的广阔地带均可造林,且已有成功例证。但要注意,樟子松不宜在排水不良的下湿地、粘土地、积水地造林,也不宜在盐碱地造林。在这些地形造林,会严重抑制樟子松的生长。选好造林地后,要进行整地。整地可在造林前一年进行,也可以随整地随造林。后者主要适用于新采伐地和新退耕还林地等造林条件好的地块。

在造林前一年整地,宜在雨季或秋季。如果造林地块面积不大且非集中连片的情况下,可对造林地进行全面翻垦。面积较大、集中连片的造林地,宜采用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平缓、坡面比较平整的造林地,或林区间的空地。块状整地适用于山地和平湖,分为穴状、块状和鱼鳞坑整地方式。采用块状整地方式,要确保块状地的排列与栽植行一致。

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要视立地条件、抚育技术等因素而定,取合理的造林密度,才能确保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一般来讲,樟子松的造林株行距为1.5米×3米、3米×3米、4米×4米、5米×5米等。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密度可适当降低,以利于培育高大林木。

4 造林时间

根据造林地的气候条件、立地条件等,选择合适的造林时间。如果使用裸根苗和容器苗造林,一般选择4月份造林,或7月份雨季造林。雨季造林要在土壤墒情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避免栽后等雨。秋季或冬季造林,一般采用带土坨大苗栽植。

5 苗木移栽

起苗时要尽量保持根系完整。为确保苗木根系湿润,在起苗、运输过程中要粘浆、包裹,做到随起苗、随包裹、随运输、随栽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按100株为单位,用草帘包装起来,并及时浇水,以保持根系湿润。

樟子松栽植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机械造林。在较平缓的地形上,使用机械栽植,可以取得行直、根稳、土实的良好效果,且工作效率较高。

二是明穴栽植。即按规定的行株距,挖深30厘米×30厘米×40厘米的方形坑,将苗木扶立于坑中央,填入一半的土,把苗木轻轻向上提,以保证根系舒展。再填入剩余的土,轻轻踩实即可。

三是窄缝栽植。用工具直接在地上开一条栽植缝,要求深50厘米,宽10厘米,再把粘好湿泥浆的苗木根系全部置入缝中,轻抖苗木舒展根系,抽出工具,再在距前一栽植缝10厘米处开第二道缝,借以挤压苗木根系,使之紧密贴合土壤。之后填平第二道缝隙,踩实根部周围的土壤。后一种方法的优点是对土层结构不造成扰乱,且效率较高。

如果采用大苗造林,则一般使用带土坨造林。即根据树苗根系生长情况,连带根系所在的土坨一同挖出,并用草帘、稻草绳捆绑,浇足水后运至造林处。栽植坑的规格要依树苗根坨的大小而定,栽植时要扶正树苗,填土踩实,作盘灌水。

6 幼林抚育

造林后要加强幼林抚育,促进苗木快速健康生长。移栽第一年即进行第一次抚育,重点是扩穴、培土、扶正,以及去除病苗、弱苗并及时补栽。之后每年要进行3次除草、松土及追肥。有条件的林区要进行灌溉。造林后三年,每年进行2次抚育,重点是松土、除草及追肥,并及时除蘖。

病虫害防治要贯穿于抚育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防治,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对幼林的损害。

7 结语

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樟子松造林工作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与成绩。当前,黑龙江省樟子松造林已经为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有很多新技术处于实验阶段。而随着这些技术的投入应用,必将促进樟子松造林工作进入全新局面,并为我国生态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猜你喜欢
块状幼林樟子松
快乐佳县人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Ghosts in the shell: identif i 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
厚层块状特低渗砾岩油藏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
LTE上行块状导频的信道估计研究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
氧化钇掺杂块状SiO2气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华山松中幼林抚育和未抚育对生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