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喘气病的辨证治疗

2019-01-06 17:21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气肿乳猪心叶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畜牧兽医局玉都工作站,744300)

猪喘气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干性咳嗽和气喘,一般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气候骤变和冬春两季发病较多。

1 病因

病原是一种猪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为5-11天,仔猪和断乳猪的发病率较高。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常年四季可以发生,气候骤变,外感风寒或风热,营养不良、管理不当,致使猪体消瘦,抵抗力下降,健康猪和病猪一旦接触,疫毒趁虚侵入肺经,以致气滞血淤,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从而诱发本病。当病猪引入健康猪群后,即可引起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2 辨证临床喘气病,一般可分为实喘与虚喘两种类型。

实喘:发病较快,多见于体质消瘦的猪。病初咳声粗大,呼吸急迫,无精打采,食欲减退,咳嗽增多,呼吸加快发喘,口流白沫,腹部上下起伏,搧动很快,立多卧少,卧时伏地。若受热邪侵袭,则四肢耳朵较热,大便干燥量少,小便深黄。

虚喘:毛色发焦,身体逐渐消瘦,体质差,食欲减少,咳嗽不爽,夜晚咳嗽较严重,精神恍惚,常伏卧在地,两耳四肢冰冷,口流清水,大便比较软,小便清长,喘气声轻微,腹部有搧动,严重的有时出现犬坐姿势。

3 病变

本病的病变主要见于肺部、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突然死亡的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在心叶、尖叶、及特殊病例的膈叶呈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发病初期的病变主要发生在心叶,且心叶呈淡红色或灰红色,表面看起来呈半透明状,病变部界限明显,像鲜嫩的肌肉样,俗称“虾肉样变”。逐渐随着病程由轻慢慢加重,病变的颜色也发生变化浅红色、灰白色,半透明状态的程度逐渐减轻,俗称“胰变”。肺门和膈淋巴结显著增大,有时边缘轻度充血。如果继发细菌感染时,引起肺和胸膜的纤维素性、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有时还可以见到有的器官的病理变化。

4 诊断要点

4.1 该病主要在春节和冬季寒冷季节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猪舍通风不好、猪群饲养拥挤、气候骤变、潮湿阴冷、饲养管理和猪舍卫生条件差可以促进该病的发生,从而引起病情的加重。

4.2 该病的发生在仔猪和断乳猪的身上发病率较高、但不分品种,且猪对支原体都很易感。

4.3 潜伏期一般为5-11天,感染后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呈典型的腹式呼吸、有的呈现“犬”坐姿势、有明显的喘气现象、发病的猪出现干咳、低烧、死亡率低;一般呈现体温正常,如果继发感染时体温升高。

4.4 病理变化 肺膨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在心叶、尖叶、及特殊病例的膈叶呈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病变界限明显,似鲜嫩肌肉样,俗称“虾肉样变”。

5 治疗中药实喘宜祛邪,虚喘宜培补。西药抗菌消炎。酌情选用以下处方。

方1:麻黄40g、白果35g、杏仁35g、苏叶30g、甘草30g、石膏150g、黄芩30g、栀子30g,煎汤两次,混合候温喂服。(本方适合实喘)

方2:参梗汤:苦参、桔梗、天门冬、麦门冬、款冬花、知母、贝母、瓜蒌、白前、栀子、黄芩、陈皮各50g 菊花、茯苓各100g,甘草15g,冬瓜米200g。加水1.5kg,煎至1kg,去渣。25kg左右的猪,一次喂200g。连服八次,每日二次。

方3:炙麻黄15g、炒白芍30g、葶苈子30g、桔梗25g、桂枝20g、花粉20g、连翘50g、柴胡15g、五味子20g、杏仁20g、党参30g、山药50g、甘草15g、金银花50g,煎汤,候温喂服。(本方适合虚喘)。

方4:穿心莲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10至20ml。

方5: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10至20ml。

6 防护措施

6.1 圈舍内保持安静,使病猪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6.2 每天饲喂猪时做到勤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6.3 在早晨、夜间、喂食及运动时,注意是否有明显的咳嗽声;在安静躺卧的时候,观察呼吸次数及腹部的起伏情况。

6.4 加喂精料和青饲料。可适当拌喂些大蒜和苦参,萝卜等。汤药最好混入稀食中设法让其自饮。病猪不能吃得过饱,以免造成减食喘气加剧。

猜你喜欢
气肿乳猪心叶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反刍动物气肿疽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猪白细胞干扰素对乳猪疫病防治效果分析
羊气肿疽的诊断及防制
乳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提高乳猪成活率六要素
十月,黎明不懂夜的痛(组诗)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根管治疗并发皮下气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