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沼气工程建设质量强化养猪场沼气工程的治污功能

2019-01-06 12:03李明全
中国猪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污物沼渣沼气池

李明全

(四川省南充市政协办公室, 四川 南充 637000)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先在沼泽中被发现,所以称为沼气。在农村建设的沼气工程可利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稿杆落叶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等,通过发酵产生沼气,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内部与外部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我国沼气工程被广泛用于养殖场的治污工作中,成为养殖污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方法之一。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开展沼气工程建设已有20 多年的历史。“十五”期间,中央投资34亿元专项支持沼气工程建设,直接受益农户达374 万户。2003 年以来,中央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列入国债项目给予支持。2005 年中央继续以国债项目投资10 亿元,在全国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的721 个县9 144 个村安排实施项目。2003—2016 年国家共投入沼气建设资金404 亿元,根据《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国家准备再投资500 亿元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在国家沼气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国农村沼气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养殖场治污沼气工程也成了必建项目。为了深入了解沼气工程在养殖污物资源利用中的实际效果,近期笔者深入到农户和生猪养殖场,对养殖场沼气池(罐)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

近年来,畜禽养殖规模化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养殖污染物给环境却带了负面影响,制约了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为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各地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加快以沼气工程建设为重点的畜禽养殖污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养猪—沼气—种植业结合的多种种养生态模式,多种措施促进畜禽粪便“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养殖污物综合利用的新型环保之路,既减少了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又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

但在走访和调研中也发现了在养猪与沼气的结合中及沼气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专门投资用于处理养猪污物的沼气工程的治污功能就会大打折扣:一是在养猪场的沼气工程的建管中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实用、重用沼气轻出渣液、重建设轻管理。一些养殖场在设计建造上脱离实际,贪大求洋,不切实际追求建设大型沼气池(罐),建后由于填料不足,不能正常运转,而废弃不用,大量设施设备被闲置,大量建设资金被浪费。也有一些养殖场在建成后,只注重所产沼气的利用,不重视沼液、沼渣的清运和利用,把沼气池(罐)当成了养殖粪污的临时贮存器,结果沼渣乱堆、沼液四溢,养殖场的沼气工程并没有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成堆和四溢的沼渣、沼液反而成了新的污染物。还有一些养殖场建设的沼气工程,缺乏建后管理和维修、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缺失操作规程,沼气工程伤人、伤畜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二是国家支持政策不配套。国家支持在养殖污物转化中沼气发电可上网销售,但事实上作为养殖户,申请难、批准难、设备配套难,养殖产生的沼气发电很难达到标准、成为商品顺利售出。三是服务不配套。很多养殖场都没有与沼气工程相适应的沼液、沼渣抽取运输机械,也没有专门的沼液、沼渣的抽取和运输的专业组织,不能及时清除养殖沼气工程所产生的废弃物。养殖污物的沼气化利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多方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养猪场利用沼气净化养殖污物工作中,只有进一步提高沼气工程建设和管理质量,才能充分发挥沼气工程在养殖污物净化中的作用。

1 因地制宜, 科学建造

沼气工程的建造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功能发挥。一是科学选址,建造沼气工程的位置既要便于投料取料,又要便于维修进出,还要避免安全隐患;二是规模大小适中,设计沼气池(罐)大小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要大小适中,这样才能达到物尽其用、用尽其利的效果。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畜禽养殖的种类和数量,根据畜禽粪污和其他产气填充物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所建沼气池(罐)的大小。沼气池(罐)过小,不能完全容纳养殖场的粪尿和污物,多余的畜禽粪尿仍然外排,达不到净化环境的功能;沼气池(罐)过大,片面追求“高、大、上”,养殖场产生的粪尿及其他填充物不能满足沼气池发酵的需要,沼气不能正常产生或不能正常排气和使用,这既造成养殖场的沼气工程失败,又浪费了大量投资,结果“劳民伤财”。三是科学规划。沼气工程不是转化养殖场污物的唯一方式,因此养殖污物的利用要坚持“宜肥则肥,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除户用小型沼气外,大型发电用沼气工程的建设一定要经过反复论证,多方听取意见,合理确定建设场点和规模,在集中养殖区域要科学布置建设沼气工程,绝不能贪大求洋、随意建造、浪费钱财。

2 配套设施, 夯实基础

养殖场沼气工程净化污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好配套设施是发挥好沼气工程治污功能的基础工作。一是在有沼气工程的养殖场要配备必要的污物收集、推运设备,这样才能顺利地把畜禽粪污及时收集起来,运送到沼气工程的发酵池(罐),保持养殖场地面干净。二是建设缓贮池,确保污物、沼液和沼渣要有临时贮放点,避免其乱堆乱放,污染环境。三是配备沼液沼渣的抽提及运输设备,当沼气池(罐)沼液超过标准贮存线时,要及时用沼液抽提设备抽取沼液,并将其及时运至需要的地方消化,以免沼液溢出,造成二次污染。四是建立专业的服务组织,保持养殖场沼气工程的正常运行,各地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扶持成立专门的沼气服务队,为养殖场沼气工程提供料、液、渣的收集及运输服务,既可使沼气工程持续发挥作用,又能保持养殖周围的环境不受破坏,还能减轻养殖业主清运污物和环保的压力。

3 强化管理, 增强功能

加强沼气工程的日常管理是养殖场沼气工程持续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要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培训一批专业的沼气技术人员,建立专业服务队伍。专业技术人员要定期到现场检查沼气工程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持其正常运行。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养殖场沼气填充物的配方,由于不同畜禽粪便和污物其产气的多少和难易是不同的,因此在日常投料中不能单一投料,要推行配方投料,以保证产气达到预期效果。要做到勤添料、勤出料,始终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切忌“一进永不出、只进不出、一劳永逸”的进出料作法,这种作法结果是产气差、沼渣堆积、沼液四溢,养殖环境重复受到污染。要建章立制,保障安全,沼气使用一般来说安全方便,但需经常出料、换料、维护,如果不按照技术标准规范操作,很可能“有池无气”或者产气率低。养殖场的沼气工程除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外,还需要配备兼职技术员负责本养殖场的沼气工程的日常管理,定期上报运行情况,制定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杜绝沼气伤人伤畜事故发生。

4 加大投入, 扶持建设

在当前,沼气工程是农区养殖污物资源利用和农村环境净化、农牧种养植(殖)业循环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各地应把沼气工程的建设纳入养殖场环保整治的重要措施,加大沼气项目的管理与投入。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养殖户建一座沼气池需要2 500 元左右,这对他们是一笔不小的投入,由于资金困难,严重制约了沼气在农村散养户的全面普及。在大型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少则数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单由养殖业主负担是其难以承受的,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养殖场修建沼气工程的投入,同时加大资金使用的监管和效益的评估,减少“豆腐渣”工程,使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技术的支撑作用,积极完善沼气工程的建造和管理技术,制定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建造和营运的技术规范和规程,特别是要制定建后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有关部门协调出台沼气发电上网出售的便民政策,合理确定上网配额,解决沼气发电上网审批难、操作难等问题,切实解决沼气发电上网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猜你喜欢
污物沼渣沼气池
不同配比餐厨垃圾沼渣与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洗衣服真的可以不用水吗
湿垃圾沼渣对草本植物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微生物−化学联合工艺脱除沼渣中重金属的研究
吸污车卸料装置结构设计
Gas from human waste
保护车辆电子设备免受污物和密封失效的影响
沼渣的利用及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西山区沼气池建设现状调查
过了冬的沼气池如何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