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饲草轮作育肥肉牛试验研究

2019-01-07 01:57余长林
草原与草坪 2018年6期
关键词:光叶混播紫花

余长林,陈 功

(云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近年来快速发展,草食动物养殖数量逐年增加。2015年全省存栏肉牛1 185.69万头,出栏479.55万头,牛肉产量达57.31万t[1]。草畜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青干草全年供给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因此,应充分利用农业环境资源(如冬闲农田地),引草入田,发展人工种草,尤其是优质蛋白饲草产品的开发利用,增加饲草供应能力[3],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保障种草养畜[4]。国内对青贮玉米(Zeamays)的产量和品质[5-8],以及饲用价值开展了不少试验研究[9],明确了其对于健康高产养殖的作用。燕麦(Avenasativa)具有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瘠薄的特性,其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产量高,饲用价值优良。燕麦和豆科牧草混播,高产优质、易于加工存储,可以形成较高的动物生产力。对燕麦与箭筈豌豆单播、混播组合、施肥水平、光能转化效率、生产性能以及营养组成等方面进行的深入而细致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有效促进了燕麦人工草地初级生产力的提高[10-12]。光叶紫花苕毛苕子(Viciavillosa)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种植利用,属优质牧草,但单播时茎秆柔软植株易倒伏,对提高产量和饲用价值不利。光叶紫花苕与多花黑麦草、小黑麦等混播,可以有效避免植株倒伏、提高混播饲草的产量和饲用价值[12-14]。在滇东北亚热带农区轮作青贮玉米和燕麦+光叶紫花苕混播牧草,育肥杂交肉牛,分析畜产品单位产出及经济效益,以期形成以饲草为主、搭配少量精料饲喂肉牛的一种可行的配套技术。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点自然条件概况

试验点位于云南省富源县中安街道办事处紫泉社区,地理位置E 104°90′07″,N 23°63′28″,海拔2 100 m。温带山地属季风湿润气候,四季温和,年均温13.8℃,相对湿度较大,雨热同季,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1 093.7~1 332 mm,>10℃年积温4 024℃,日照1 819.9 h,无霜期240 d。试验点为坡改梯田、红壤,0~20 cm土壤耕作层pH5.0,有机质36.1 g/kg,碱解氮250.0 mg/kg、有效磷12.9 mg/kg、速效钾119 mg/kg。传统养殖业依赖精料和作物秸秆,近年养牛数量逐年增加,但饲草尤其是优质青干草缺乏。

1.2 供试材料和饲草产量

燕麦品种为青燕1号(Avenasativacv.Qingyan No.1),光叶紫花苕(Viciavillosavar.glabrescens)来源于当地生产的种子,青贮玉米品种选用胜玉5号(富源县胜玉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用于轮作的面积2 hm2,选用西杂架子牛为试验动物。

2016年5~9月,种植青贮玉米。机具开沟,行距20 cm,株距15 cm,播种量37.5 kg/hm2。播种时施氨氮复合肥200 kg/hm2。6月追施尿素600 kg/hm2。9月下旬青贮玉米蜡熟期收获,地磅称重记录,切碎后窖装青贮(1 900元/hm2)。10月下旬开窖取样,测定营养成分。

2016年10~2017年4月,播种燕麦和光叶紫花苕。播种量100 kg/hm2,其中燕麦50 kg/hm2,光叶紫花苕50 kg/hm2。底肥使用发酵牛粪7 500 kg/hm2。撒播后覆土1~2 cm。试验期间不灌溉,不追肥。4月24日燕麦和光叶紫花苕分别处于开花期和开花-结实期,选取1 m×1 m的样方,4 次重复,齐地面刈割,称取鲜重。取部分混合草样,将燕麦和光叶紫花苕分开,带回实验室,置于85℃烘箱烘48 h后称质量,计算牧草干鲜比。

1.3 肉牛日粮组成及育肥设计

根据牧草供给来源、营养功能以及肉牛的营养需求[15],确定育肥牛日粮组成为混播牧草青干草5 kg,全株玉米青贮料15 kg,肉牛用浓缩料0.8 kg(昆明正大有限公司生产)。

将16头西杂架子牛称重和编号,栓系舍饲,在光照、通风等环境条件完全一致的圈舍由专人饲养,试验牛入栏前彻底清扫料槽,然后投料饲喂。在预试期需对试验牛进行驱虫、防疫和粗精料适应性调整。试验牛严格按照试验设计饲喂燕麦和光叶紫花苕混合干草和玉米全株青贮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定期适量运动,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每日饲喂两次,每天上午6∶00点清扫料槽内剩余饲料并进行称重,记录采食量。根据每天剩余料量对第2日投放量适当增减。试验期开始和结束分别进行早、晚两次空腹称重记录。

1.2.4经济效益分析

记录种子、化肥、机耕费、架子牛成本等各项投入,按当地市场价格计算牧草、青贮玉米的产出,育肥牛活牛就地销售。计算单位土地面积的饲草产量、畜产品单位产出以及采用“牧草-饲用作物-肉牛”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16]。

1.5 数据处理

数据的处理分析采用Excel和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草产量

2016年9月下旬,蜡熟期当青贮玉米平均株高为248.1 cm,全株鲜草产量84 000 kg/hm2。2017年4月24日,燕麦处于开花-结实期,植株平均高度104.6 cm;光叶紫花苕处于开花-结荚期,平均高度56.3 cm。混播青干草产量5 855 kg/hm2,燕麦和光叶紫花苕分别为5 117 kg/hm2和738 kg/hm2,各占87.4%和12.6%。

2.2 肉牛生产性能

2.2.1 采食量和活增重 16头肉牛在60 d试验期间,采食青干草4 800 kg,头均日采食5.0 kg;采食青贮料14 400 kg,头均日采食15.0 kg;采食浓缩精料768 kg,头均采食0.8 kg/d。饲养试验期内,肉牛活重从427.14 kg增加484.74 kg,每头平均日增重达到0.96 kg/d;16头肉牛总计活增重达到921.60 kg,每头平均增重57.60 kg(表1)。

表1 试验肉牛增重效果Table 1 Liveweight gain of beef cattle during the experiment

2.2.2 草地产出畜产品及消耗的饲料 饲养试验结束后,16头肉牛总活增重达到921.60 kg,共消耗青干草4 800 kg、青贮料14 400 kg以及浓缩饲料768 kg。试验点采用青贮玉米和混播牧草轮作,单位土地产出青贮料、青干草的比例为13.3∶1,而肉牛采食量中青贮料与青干草的比例为3∶1,说明用现有的轮作模式生产饲草饲养肉牛,青贮料供给有余而青干草供给明显不足。

2.3 经济效益分析

玉米种子、燕麦种子和光叶紫花苕种子价格分别为15.0,2.0和2.0元/kg。肥料支出包括基肥和追肥的费用。青贮玉米收获后加工调制青贮料,成本价为0.186元/kg;混播牧草收获后晾晒制成青干草,成本为1.25元/kg(表2)。

表2 试验点生产青贮料和混播青干草的成本Table 2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ducing silage and hay at experimental site

试验点以青贮料、青干草和浓缩饲料为日粮育肥肉牛的投入和产出,其中肉牛浓缩饲料购买价4.25元/kg,架子牛购买价、育肥牛出售价分别为33元/kg和32元/kg。通过分析育肥16头肉牛的效果,可以看出,采用自种饲草的方式,育肥出售肉牛盈利544.69元/头;如果采用外购饲草的方式,育肥出售肉牛则亏损112.94元/头;饲草供给方式不同,经济效益相差明显,达到657.63元/头(表3)。

表3 基于2种不同饲草供给育肥肉牛的经济效益分析Table 3 Economic analysis of fattening beef cattle based on two different fodder supplies

3 讨论

(1)利用试验区良好的光照、热量和冬闲田资源,种植优良牧草,既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又能为冬春季节生产优质饲草,缓解草畜供求矛盾。试验结果表明,冬春季燕麦+光叶紫花苕混播青干草产量可达到5 855 kg/hm2,夏秋季全株青贮玉米鲜草84 000 kg/hm2,全年轮作饲草干物质产量合计22 t/hm2。其结果是在冬春季节无灌溉条件、全年施肥量不足的条件下得出的,通过实施灌溉、牛粪返田等栽培措施,单位土地饲草产量可以进一步提高。试验采用的饲草轮作方式能够为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粮改饲”模式优化提供可借鉴的技术依据。

(2)采食青贮饲料的反刍动物,日粮中必需搭配一定比例的优质青干草,有利于促进动物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豆禾混播青干草作为能量来源和蛋白质来源,可以和青贮饲料、精饲料及作物秸秆搭配,有助于提高饲料的适口性[17],改进肉牛育肥效果[18]。干草最大的优点是营养丰富,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主要来源,还可以促进消化道蠕动,保证肉牛瘤胃健康,并且干草耐贮存,这是牧草长期贮藏的最佳方式,可以保证全年饲料的供应均衡[19-20]。试验区青干草供给不足,是制约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结果表明,冬春季节种植混播牧草和调制优质青干草是最佳选择。混播可有效防止光叶紫花苕倒伏、改善饲草品质;自种收获青干草具有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齐振庆等[20]对甘肃省甘州区的调研结果表明,种植全株青贮玉米等饲料作物,种养结合,养殖优良品种肉牛,粪污还田,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李雪娇等[21]对宁夏固原市肉牛育肥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参考肉用牛育肥的饲料资源情况并结合实践,比较不同肉牛育肥的生产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目标市场不明确的情况下,以架子牛育肥容易达到盈亏正平衡,可以取得明显的养殖效益[22]。与外购饲草相比较,自种饲草育肥肉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两种方式差距可达到657.63元/头。外购饲草供给不稳定、安全性差、育肥肉牛亏损;自种饲草具有运输成本低、供给稳定安全等优势。

(4)试验表明优质青干草供给不足是制约当地肉牛养殖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通过增加冬春季混播牧草产量、改进青干草加工调制方法、优化肉牛日粮供给,还可提高单位土地畜产品生产能力和育肥肉牛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试验区冬春季节种植豆禾混播牧草,既能充分利用土地、水热和光照等环境资源优势,也可生产和收获优质青干草,解决青干草供求矛盾。采用青贮玉米和混播牧草,形成全年轮作体系,配合一定数量浓缩饲料,育肥西杂架子肉牛,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光叶混播紫花
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对老芒麦与紫花苜蓿混播系统生产力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草混播效应研究
凉山地区燕麦与光叶紫花苕不同混播比例对生物量影响的研究
紫花泡桐(节选)
紫花目蓿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泡桐(节选)
混播方式对小黑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光叶珙桐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多样性研究
紫花
兰州市光叶楮引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