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检测中HBV、HCV、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及预防对策

2019-01-07 09:53陈玲敏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职业暴露预防危险

陈玲敏

【摘 要】目的:探讨标本检测中HBV、HCV、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及预防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例检验技师,研究时间为2017年04月至2018年11月,且对职业暴露率及各病毒的危险性因素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HBV、HCV、HIV的危险性因素在于皮肤破损、穿刺及间接接触传播与黏膜。实施预防措施后检验技师的职业暴露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数据,P<0.05。结论:皮肤破损、穿刺、间接接触传播、黏膜等均为HBV、HCV、HIV感染危险性因素,且根据以上特点实施相应防御措施,以便于在最大限度下确保检验技师的安全性。

【关键词】检验技师;HBV;HCV;HIV;职业暴露;危险;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检验技师在临床上存在较高的HBV、HCV、HIV等职业暴露危险性,即是因为工作过程中可接触危险性血液,为此在临床上做好相应保护措施十分重要,对降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应先了解以上病毒传播途径,随后在操作过程中佩戴手套及口罩,且保持高度警惕心,以便于在最大限度下确保自身健康【1】;我院为了探讨标本检测中HBV、HCV、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及预防对策,选取研究对象为20例检验技师,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例检验技师,研究时间为2017年04月至2018年11月,且对职业暴露率及各病毒的危险性因素进行观察及评估。男女性别之比为10:10;平均年龄值(28.56±1.45)岁,年龄范围21-38岁。

1.2 方法

培训:需对检验技师加强培训,学习内容为生物安全教育等方面,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即在操作过程中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流程。

提高警惕:于医疗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提高警惕,以免手被刺伤,且医疗器械应用后需妥善放置,尤其是针头,应置于硬质容器内,而容器位置放于离注射器较近地方,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禁止随意放置。

防护设备:接触乙肝病毒及艾滋病患者需戴好手套、口罩等工具,以便于自我保护作用,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即在操作前后洗手、消毒。

意外爆发处理:一旦出现意外爆发情况需立即采集暴露人员血液检测,且实施药物治疗,与此同时上报有关部门。

1.3 观察指标

观察20例检验技师的职业暴露率及各病毒的危险性因素。

1.4 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1.00软件分析,以P<0.05表示存在对比意义,以P>0.05表示无对比意义。

2 结果

2.1 各病毒职业暴露危险性

HBV、HCV、HIV的危险性因素在于皮肤破损、穿刺及间接接触传播与黏膜。

2.2 职业暴露率比较

见下文数据可看出实施预防措施后检验技师的职业暴露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数据,P<0.05。

3 讨论

血液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存在接触生物危险性血液风险,而该血液含有多种病原体传播载体,包括乙肝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为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减少医源性感染风险至关重要,对保障患者与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职业性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主要原因在于穿刺针头意外损伤,其中被带有艾滋病病毒针头意外刺破皮肤感染率为0.38%,而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7.82%,即被针刺伤后可带有0.004ml的乙肝病毒血液,继而让伤者感染上该病【2】;实验室职业感染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程度不一,与血液中浓度具有密切相关联系;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含量高达108/ml-109/ml,艾滋病病毒在血液中高达10/ml-104/ml;由此说明血液是实验室乙肝病毒颗粒浓度最高体液,同时也是实验室传播最重要媒介物【3】。

经调查发现我国是乙肝病毒的感染重点,即HBsAg阳性率高达1.2亿左右,占全国总人数的0.9%,主要传播途径在于血液传播与性传播,而检验技师则是由采血针头刺破皮肤或感染性血液污染医务人员带来创口皮肤所引起;若是医务人员尚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则存在40%的乙肝病毒传染性,尤其是大三阳类型患者,因为具有较高的病毒载体,极其容易发生传播情况,为此临床上建议实验室强制性进行预防接种,以起到降低急性感染發生率的作用【4、5】;丙型肝炎病毒在临床上也是由血液传播,是一种非肠道传播的非甲乙型病毒性肝炎,若不及时控制病情发展能够逐渐发展为慢性乙肝,甚至为肝硬化、肝癌,因此在临床上备受关注,经调查发现该病的传播危险性低于乙肝病毒,但是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同样高于普通人群;而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已成为全球疾病第四位死亡原因,该病职业性传播较为少见,即完整性皮肤暴露于含有艾滋病病毒血液中不会造成感染,若是经皮损伤后暴露则存在较高感染风险;为此在临床上加强预防十分重要【6】。

总而言之,HBV、HCV、HIV感染危险性因素在于皮肤破损、穿刺、间接接触传播、黏膜,且根据以上特点实施相应防御措施,以便于在最大限度下确保检验技师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杨志伟. 血液检验中HBV和HIV的危险性和预防措施研究[J]. 临床研究, 2017, 25(12):174-175.

郑丽英, 何文英, 张焱, 石河子市各级别口腔医疗机构职业暴露处置调查与研究[J]. 吉林医学, 2017, 38(7):1290-1292.

126例HIV感染者HBV、HCV及TP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1):112-114.

黎金玲. 产房常见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1):151-152.

蔡玲, 张浩军, 杨亚红. 内镜相关感染及其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15(7):533-536.

王华, 江灵, 黄远帅. 住院患者血源性病原体检测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6, 29(10):1176-1178.

猜你喜欢
职业暴露预防危险
喝水也会有危险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拥挤的危险(三)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对策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