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07 01:40吴俊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庐山学科小学生

吴俊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从而化难为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一、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积极探究的学习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二、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语言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和个性阅读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主题,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为个目标呢?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是一种最好的办法。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由于时代的不同,周总理的形象对当今小学生是比较陌生的,历史背景与他们有距离感。如果只让学生读几篇课文,教师作一些分析讲解,学生便不能感受到一个形象丰满、精神崇高伟大的周总理。因此我结合课文内容,有机地用电脑课件播放一些有关的图片和录像。

三、解决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为了克服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缺点,缩短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距离,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语文教学在实效性。比如《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字面上解释是:庐山从正面看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从侧面看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无论是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的模样都是不同的。尽管学生对文中意思是明白了,但凭有限的经验难以想象这种景象,也很难体会诗人的情怀、理解詩中的哲理。我借助多媒体逐一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远景、近景、高空俯视图、山脚仰视图,学生不仅领略了庐山千变万化的美景,更领悟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义。然后我让学生想象:如果你身在庐山中,能看到庐山千变万化的姿态吗?为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诗人渐渐走进庐山,边登庐山,边环顾左右,却只看到山石丛林,不由得慨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着开展讨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从而揭示更深刻的道理: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

四、补充丰富的课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科是一个信息量极大的学科。它几乎涵盖了其他几个学科。“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扩大课外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

五、培养学生能力

1.实践能力。在教学制作校园贺岁卡的时候,教师通过电脑网络展示联系背景画所写的寄语,引导学生欣赏、讨论,从中悟出写寄语的要点。

2.信息处理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的作业,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3.创新能力。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几个问题: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显然,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下载查找到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拔、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通过网上的查阅、交流和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六、反馈及时,提高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反馈快、知识迁移快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学科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庐山学科小学生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夏日避暑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超学科”来啦
我是小学生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庐山脚下泡温泉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