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危机背景下的当代青年

2019-01-07 09:08
文化纵横 2019年6期
关键词:全球性协作多元化

一百年前,是世界性危机集中爆发的时代,也是新一代青年涌向历史前台的时代。邮轮、铁路、汽车、电报,实现了大规模人群的跨地域流动;大学、工厂、政府、企业,促进了多元化人员的复杂化组织;教育普及、大众传媒扩张、政党运动兴起,推动了意识形态理念与集体抗争运动的深度结合。这些新的技术条件、组织结构和政治理念,伴随着资本主义浪潮从西方向全球扩张,塑造出更具雄心或更加不满足于“父辈的秩序”的年轻一代。

一百年后,当21世纪第二个十年即将结束之际,原本对21世纪的乐观展望正在消退,而对世界重新走向动荡的忧虑情绪日益普遍。20世纪末期以来高歌猛进的全球化进程,尽管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却没有为21世纪的世界带来一种更高层次的全球协作和更具理想的生活方式。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没有走出危机,贸易争端凸显、社会撕裂加剧、极端主义情绪蔓延;而2008年以来各种“反资本主义”、“反全球化”与“追求平等和民主”的激进抗争运动,由于缺乏对物质生产过程的深刻理解,没有提供应对策略,因此无法真正地给出“替代性方案”。

这些不确定性也深刻地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青年群体,不仅激发了青年群体对现实的焦虑与不满,也制造出青年群体在多元化认同结构中的相互区隔与复杂对立:当欧洲与美国的青年们为“环保少女”桑伯格的号召而激发道德激情之时,来自越南的女孩范氏茶梅却在追逐“欧洲梦”的路途中失去生命;当智利的青年们为反对政府长期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走上街头之时,玻利维亚的青年们则在反对左翼总统的浪潮中显露身影;当印尼的青年为反对政府推行保守教法而持续抗议之时,波兰的青年则因为反对移民和呼吁保守主义聚集到一起……如何准确理解新一代青年群体的结构性特征和多元化诉求,进而避免当代世界与新一代青年重新陷入“人類的悲欢并不相通”的仇恨泥淖,是这个时代所有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必须面对的历史命题。

一百年前,在彼时的中国尚未解决“救亡图存”的危机之时,李大钊先生就对中国的青年们发出过这样的呼吁:“我们的‘少年中国观,决不是要把中国这个国家,作少年的舞台,去在列国竞争场里争个胜负,乃是要把中国这个地域,当作世界的一部分,由我们居住这个地域的少年朋友们下手改造,以尽我们对于世界改造一部分的责任。”一百年后的今天,全球性的气候问题、全球性的阶级分裂问题和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危机需要全球性的集体行动和团结协作来加以克服。因此,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的命运已经与世界的命运更为深刻地交织到了一起,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势必需要承担实现“民族复兴”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双重使命。

因而,在当前若隐若现的全球危机中,我们更应该以百年为视角,理解全球危机下的当代青年问题;在当下的中国,讨论“青年问题”也绝非只是将青年群体视为“研究对象”,而应当将其作为当代中国人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一项思想实践,进而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球协作的可能性。

《文化纵横》编辑部

2019年12月

猜你喜欢
全球性协作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团结协作成功易
全球性肥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协作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你的全球性爱通行证
施迈赛为用户提供全球性的服务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