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9-01-08 14:13薛玉男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期
关键词:切除率肺叶辅助

薛玉男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在所有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患病指数高达80%,是一种患病率与病死率极高的疾病[1]。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即为非小细胞肺癌中期,在接受入院诊治的前提条件下,可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单纯手术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不佳。因此,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次研究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利用数字随机性,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探讨对象,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5±3.05)岁;对照组则进行传统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4±4.39)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以及年龄等基础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术前半个月进行新辅助化疗(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将实验组患者分为A组19例,B组17例。其中A组具体化疗方案:将规格为1000 mg/m2吉西他滨,选取在化疗第1天与化疗第8天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B组患者具体化疗方案:将规格为40 mg/m2顺铂,选取在化疗第1天与化疗第8天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疗程为1/2个月。新辅助化疗结束后,再进行肺叶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新辅助化疗,只单纯给予肺叶切除手术。所有治疗结束后,医师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反应,一旦有不良反应,应及时给予相应的诊治。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符合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现象的发生率,将数据统计后进行对比[2]。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情况:实验组患者肺叶切除率为97.06%(33/34),对照组患者肺叶切除率为88.24%(30/34),实验组患者切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不良现象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非小细胞肺癌属于一种常见型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是由于有长期吸烟史、或者长期从事含有工业废气或是在电离辐射工作环境的职业人员、大气污染、基因遗传因素以及既往肺部慢性感染等病因所造成的一种癌症[3]。而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进行手术治疗,但根据相关医疗学者研究表明,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术后恢复效果不佳且易出现复发的现象[4]。本次研究新辅助化疗[6],吉西他滨是一种二氟核苷类抗肿瘤、抗病毒剂,具有广谱抗癌的作用[5]。用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可起到积极辅助作用。顺铂对癌细胞组织分裂起到有效抑制作用,是一种细胞非特异行药物[7],同样也具有广谱抗癌的作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肺叶切除率为97.06%(33/34),对照组患者肺叶切除率为88.24%(30/34),实验组患者切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不良现象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可用于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切除率肺叶辅助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倒开水辅助装置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的腔内突出型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结局分析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