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1-08 14:13刘雪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期
关键词:氮平普兰研究组

刘雪林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十科,辽宁 大连116023)

临床中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之一为抑郁症,意识消沉、心境低落为该疾病主要表现,该疾病中有90%左右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这也是该疾病的最主要并发症,是一种主要诊断标准,此病有较高的病发率和复发率,严重威胁患者机体和心理健康[1]。因此尽早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本次针对西酞普兰与米氮平联合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了详细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大连第七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均分成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100)。患者和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相符[2],并将两个月内使用过催眠、抗抑郁以及抗精神病药患者排除。研究组中男患41例,女患59例,年龄均值为(45.7±2.7)岁,;对照组中男患39例,女患61例,年龄均值为(45.2±2.9)岁,。两组患者在以上资料差异上,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全部使用西酞普兰(生产企业: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142)治疗,每天晚上口服1次,初始剂量为每次10 mg,之后按照患者具体反映适当增加,但是不得超过20 mg。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米氮平(生产企业: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332)治疗,每天晚上口服1次,第1周每天15 mg,第2周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但不得超过30 mg。以上两组患者全部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①将患者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没记录。②当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失眠、心境低落等症状完全消失则判定为显效;当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失眠、心境低落等症状明显好转则判定为有效;当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标准或病情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③对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选择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和HAMD-17进行评价。其中MADRS评分[3]:超过35分抑郁为极度,在31~35分为重度,23~30分为中度,12~22分为轻度,低于12分为缓解阶段;HAMD-17评分[4]:严重抑郁超过24分、中度在7~24分,轻度低于17分。④对患者睡眠质量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价[4],满分21分,睡眠越好分值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此次实验数据选用统计软件SPSS20.0处理,选择[n(%)]代表计数资料,对比检验值为χ2;选择代表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组间对比差异较大,呈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对比20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中6例无效、21例有效、73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4.00%;常规组中19例无效、53例有效、28例显效,总有效率为81.00%,对比差异出现统计学意义(χ2=7.726,P=0.005)。

2.2 对比200例患者治疗后MADRS、HAMD-17、PSQI评分:研究组治疗前MADRS评分(10.57±2.79)分、HAMD-17评分(13.79±2.21)分、PSQI评分(4.51±1.01)分;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17.79±3.11)分、(17.46±2.56)分、(8.78±1.8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200例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研究组中1例体质量上升、2例嗜睡、2例乏力、3例口干,总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中3例体质量上升、2例嗜睡、2例乏力、2例口干,总发生率为9.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800)。

3 讨 论

随着生活和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加,郁抑症病发率逐渐提高,患者病发后情绪低落、对任何事物缺乏兴致,随着患者病情进步一发展,情绪会逐渐消沉,极易出现极度自卑、厌世以及严重焦虑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最终致使患者出现自杀心理[4]。该疾病目前尚未明确该疾病病发机制,但是部分研究和学者认为和分泌的神经递质密切相关,如5-HTP、谷酸、多巴胺、乙酰胆碱等。此种心理疾病严重损伤患者心理健康,并威胁患者机体健康。临床针对该疾病,常选择NE受体拮抗剂、SSRIs等类药物治疗,可强化5-HT以及NE的兴奋性,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西酞普兰和米氮平是现阶段临床常用药物,这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其中米氮平能够有效控制肾上腺素突触前α2受体,以增加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量,利用拮抗功能减弱受体与甲状腺素作用;同时此药还可以对5-HT能神经元中α1受体产生刺激,加速释放血清素[4]。该药物具备双效调节作用,不仅能够和西酞普兰相互作用,还能调节机体中的5-HT,此外还可以通过对甲肾上腺激素产生的作用,补充西酞普兰药物中的缺陷。西酞普兰属于SSRIs类药物之一,可抑制5-HT被中枢神经元再次摄取,且不阻碍再摄取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和其他受体亲和力较为一般,具有显著的抗抑郁功效。有研究显示,应用西酞普兰与米氮平联合治疗抑郁症效果较佳[4]。

在此次实验中,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米氮平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81.00,对比差异较大;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MADRS、HAMD-17、PSQI评分上,对比差异也较大,以上组间全部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可相互作用、互补缺陷,减少药物产生的过度镇静现象,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总而言之,西酞普兰与米氮平联合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能显著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并改善抑郁症状,且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氮平普兰研究组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抑郁症患者服用米氮平治疗后体重变化与服药量分析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神奇的“艾司”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