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9-01-08 14:13冯伟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期
关键词:肾功能家属护理人员

冯伟平

(辽宁省人民医院 肾病学科,辽宁 沈阳 110016)

慢性肾功能衰竭指的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肾脏出现明显的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等症状[1]。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患者病情不断发展的同时,其肾脏功能也在逐渐的消失,严重的海水出现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接受有效治疗,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而在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在心理上出现一些问题,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2]。本文选择2017年1月~12月治疗的6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2017年全年治疗的6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通过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在35~80岁,平均年龄为(50.7±6.3)岁,患者病程在6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6±0.7)年。

1.2 方法

1.2.1 健康宣教时,应详细地告知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症状、治疗等相关内容,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减少患者疑虑,同时,向患者展示典型的治疗案例,讲解治疗效果,让患者增强对自身疾病治愈的信息,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其权利配合[3]。

1.2.2 心理疏导时,工作人员应当用心和患者尽心交流,和患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若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消极情绪,则需要依照患者的表现,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疏导,在和患者沟通交流时,语言举止应该保持温柔、亲切,这样患者更加容易接受,也能够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与尊重[4]。鼓励患者将自身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防止其出现大的情绪起伏,让患者在情感上得到有力支持。

1.2.3 社会、家庭支持:家属是患者重要的支持者,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主要家庭成员关系及家庭经济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为患者提供支持的重要性,并要求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陪伴与关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给予照顾,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家人的支持[5]。来自家庭的支持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4 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做好病房环境、医院制度、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让患者能够尽快的适应医院环境,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这一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变化的适应能力,在疾病发展的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提前有一个心理上的预期,这样也能够防止其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6]。

1.2.5 适当参加社交活动:在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好转的时候应该鼓励患者适当的与同病室患者及护士、其他人员进行交流,开拓患者的视野,分散注意力,不要局限在有限的思维之中,这样有利于患者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态,防止焦虑情绪的出现[7]。

1.3 指标: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况,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判断和评分,评分越高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越严重。

2 结 果

6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心理护理之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1.1±8.5)分、(50.3±8.2)分,接受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1.0±6.9)分、(31.6±6.4)分。与护理前相比,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有了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患者肾脏损害恶化的表现,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各种病因造成的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在这一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时候,也就是患者肾功能接近正常肾功能的10%~15%时,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状。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等等,患者在消化系统、血压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如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这一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那么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容易胡思乱想,对心理和情绪的影响较差,对患者的治疗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容易加速患者病情的恶化程度。因此,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大大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对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尽快的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一种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使其能够敞开心扉,治疗期间遇到问题或者疑虑也能够及时的告知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疑虑进行及时的解答,消除其不良情绪,这种治疗方式会更多的患者。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可以使患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患者对治疗也会更加有信心,将自己的身体及心理状态都调整到最佳,这样治疗效果自然就会更好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来自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对患者的治疗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向患者家属讲解相关的疾病治疗知识,使其具有更大的耐心去照顾患者,对患者承受的痛苦更加理解,进而更好的提供给患者来自家庭、亲人的支持。心理咨询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变化实施针对性咨询,分析具体问题,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及时的缓解和消除。心理护理干预是一项复杂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学习相关心理护理知识,以便在工作中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帮助患者排忧解难。本文研究中,对6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1.1±8.5)分和(50.3±8.2)分。接受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1.0±6.9)分、(31.6±6.4)分。与护理之前相比,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有了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心理护理对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有显着疗效,有治疗效益。

综上所述,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从而获得 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心理护理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肾功能家属护理人员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