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膀胱癌术后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9-01-08 14: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期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依从性

王 燕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116021)

膀胱癌作为泌尿系统肿瘤中的高发病症,其中约有2/3患者会转变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为治疗此病症的常用方法。术后辅助膀胱灌注可直至患处,对于膀胱肿瘤复发、进展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由于膀胱灌注治疗具有比较低的依从性,通常难达预期效果[1]。本次研究针对膀胱癌术后行化疗治疗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定期电话随访、短信提醒,召开病友座谈会等,从中探讨延续护理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泌尿科收治的56例行膀胱灌注化疗的TUR-BT术后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为首发原发性;签署有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28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13例,年龄31~77岁,平均(53.5±6.5)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0~76岁,平均(52.3±6.7)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饮食与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

观察组基于此,实施延续护理:组建延续护理小组,专门设置专职医护人员,负责延续护理的各项工作,如果患者出现身体不适,需及时给予用药指导,开展心理疏导,进行自我护理指导,消除患者对疾病的不安、恐惧、消极心理,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勇气,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具体内容:①定期电话随访,通常设定在每次灌注治疗后的第3天时;②实施灌注治疗前,需提前给患者打电话、发短信,以作提醒;③构建医护人员与膀胱癌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④定期举办该病病友会,召开知识讲座,通过互动交流、座谈、播放宣传片等方式,来强化患者知识掌握,增强后续治疗信心。

1.3 疗效评价标准:①生活质量评价[2]。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护理前及护理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SF-36量由两部分组成,即1个健康自评与8个维度,共计900分。②满意度评价。满意度调查表,划分为4等级,分值从高到低依次为3分、2分、1分、0分,分别从5个方面进行打分:患者舒适度、应答能力、护理人员态度、沟通能力与操作水平。③依从性评价[3]。评价依从性,主要内容有是否做到合理饮食;是否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灌注操作;是否按照指定时间灌注;是否遵医嘱用药;是否遵医嘱定期膀胱镜检查等。若上述内容均满足要求,即依从性好;若有3~5项满足要求,即依从性一般;若≤2项满足要求,即依从性差。④不良反应情况。灌注化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感染、血尿、膀胱刺激征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由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由百分比(%)表示,若经比较有显著差异,由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为(481.28±44.15)分,对照组为(484.77±49.49)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为(523.22±57.37)分,对照组为(477.41± 50.1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前满意度评分为(10.28±2.77)分,对照组为(10.33±3.12)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为(12.45 ±2.18)分,对照组为(10.16±2.67)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依从性好为26例,一般1例,差1例,对照组分别为15例、7例、6例,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14.29%),对照组为13例(46.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在我国各类恶性肿瘤中,膀胱癌发病率位居第8位,而在泌尿系统肿瘤疾病中,其位居第1位[4]。膀胱肿瘤中有2/3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诊断与治疗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来进行。TUR-BT能将肿瘤全部切除,但有着比较高的复发率,据相关数据统计得知[5],TUR-BT术后膀胱癌1年复发率高达16%~62%,完成手术后,通过辅助膀胱灌注可直至患处,因而能更好的对膀胱肿瘤的复发、进展施加有效抑制,最终达到降低膀胱癌复发率的目的。然而,采用膀胱灌注治疗往往有着较低的依从性,很难达预期效果。本次研究针对此情况,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

延续护理实为一种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在除医院之外的场所,为患者提供不同水平的、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此护理模式能够最大程度改善出院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提出了延续护理理念,此后,此护理模式经过不断完善与创新,逐渐科学化、系统化,直到2003年,被美国老年病协会正式给出了具体定义,且一直沿用至今[6]。延续护理作为时下一种科学、系统化、全面性的护理模式,通过此模式的应用,能使传统护理服务内容,从之前的医院范围内,延伸至患者家庭,较好的解决了患者出院后在心理、生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不仅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性与参与度,因而能较好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术后患者预后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本次研究可知,采用延续护理的观察组,在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护理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后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由此表明,针对膀胱灌注患者开展延续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膀胱癌膀胱依从性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