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2019-01-08 14:13姚成礼郑京玉杨爱红石玉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期
关键词:北京中医药大学肛肠胃肠道

李 萌 姚成礼 郑京玉 杨爱红 石玉会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科,北京 100700;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院外科,北京101100;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700;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外科门诊,北京 100700;5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会,北京 100700)

1 对象与方法

1.1 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

1.1.1 临床症状和体征:突发性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典型的腹膜刺激征,继之发热、黄疸、瘀斑、抽搐,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可诊断为重症胰腺炎[1-2]。

1.1.2 若具有以下4项中的两项者,也可诊断为SAP:①血、尿淀粉酶增高,或突然下降至正常,但病情恶化;②血性腹水,其中淀粉酶增高;③难复性休克;④B超或CT示胰体肿大,质地不均,胰外有渗液。

1.2 肠内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前后,要监测肠呜音、肠内压、中心静脉压、肛门排气、肛门排便的变化,以及血清白蛋白、血糖、血钾浓度等的检测。FI的诊断标准为:①在肠内喂养的过程中,发生腹胀、呕吐、腹泻情况,需暂仃或终止喂养措施者。②患者在72 h内无法达到83.68 kJ(kg·d)的目标性热量。

1.3 肠内喂养不耐受的致病原因

1.3.1 大量胰腺消化酶进入腹腔,引起肠管和腹膜受到广泛的化学性损伤,导致胃肠道丧失运动功能,管壁麻痹、肿胀,引起胃瘫、肠瘫、膀胱瘫痪等症状。

1.3.2 胰腺自消化性肿胀、坏死,胰头压迫十二指肠降部,导致上消化道梗阻,引起频繁的呕吐,很难自服食物或营养液,胃肠送食管也不能达到喂养的目的。

此时肠管内积液、积气,肠壁通透性增强,腹腔内压力不断的增加,有学者报道SAP腹胀的发生率可高达75%以上,另外胃肠营养液的泵入可增加腹胀的程度,加重肠内喂养的不耐受症状。

1.4 SAP治疗策略

1.4.1 综合治疗原则:清下兼施(清热解毒和通里攻下);中西并用,内外结合;针对病因,重视病机;轻重缓急,标本兼治。

1.4.2 分期治疗方案:①早期:抢救休克,防止消耗性胃瘫、肠瘫和膀胱瘫;预防肠源性感染二次打击,限制脂肪性饮食;②中期:休克纠正后,查明病因,准备治“本”,如果是胆总管下端堵塞,引起的重症胰腺炎,可及早施行ERCP胆道取石;③后期:疾病残留期(1年内),清除胆道疾病或假性胰腺囊肿,关注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治疗。

1.5 SAP治疗方法:当前诊疗现状,约75%的SA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存活率约95%;约25%的SAP患者行手术治疗,存活率约70%;总存活率约80%[3]。据报道,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SAP的病死率已降至8%以下。SAP诊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疗效尚不尽人意,病死率高达20%,此外仍然缺乏规范性的治疗方案,且病程长,费用昂贵。

目前,国内报道最佳治疗方法为:“扩、抑、灌、纠、通、抗、限、稳、供、给”十大方法。

2 结 果

SAP患者肠内喂养发生不耐受的情况:临床研究通过病案室查找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入住普通外科的SAP患者共计54例,其中34例(60.93%)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FI),FI中23例发生腹泻(67.65%),28例发生腹胀(82.37%),18例发生便秘(52.35%),个别患者同时发生腹胀与腹泻。

3 讨 论

3.1 SAP肠内喂养不耐受的高发原因:有报道[3]显示,卮重病期间,FI的发生率在30.5%~75%。SAP患者中肠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更高,本组高达60.93%,这与两个影响因素相关。其一,大量胰腺消化酶进入腹腔,造成肠管和腹膜受到广泛的化学性损伤,导致胃肠道丧失运动功能,引起胃瘫、肠瘫、膀胱瘫痪等症状;其二,胰腺肿胀、坏死,胰头压迫十二指肠降部,导致上消化道梗阻。如果早期腹腔抽液或引流,经肛肠滴入通下中药,或者腹部热敷中药,可有效缓解腹胀症状,降低FI的发生率。

3.2 FI的独立影响因素

3.2.1 腹内压:本研究结果显示,腹内压增高是SAP患者发生FI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腹内压增高时胃肠道血流灌注量显著下降,导致胃肠道绒毛萎缩、断裂,黏膜糜烂出血,可严重破坏胃肠道屏障功能,此时可造成患者腹腔积气、积液,甚至出现腹腔间室综合征或肠功能衰竭。

3.2.2 中心静脉压: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中心静脉压(CVP)增高也是发生F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观察[4],SAP患者发病72 h内是“体液复苏的最佳时间”,及早体液复苏可以尽快的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降低病死率。但大容量、快速的补液弊病较大,可能引起患者心功能损伤。

3.3 护理对策:早期经“肛肠途径”滴注中药是防治肠麻痹的重要措施。重症胰腺炎早期防治肠麻痹极为重要,而用药途经的选择又是救治肠麻痹成败的关键因素,此时如果经口服途径给药,定会加重腹胀的程度,使肠内喂养不耐受的症状更加恶化,为了维护肠道的屏障作用,适时开拓经肛肠途径滴注通下中药“通腑汤”是十分重要的。肛肠途径给药不会增加肠腔压力,而且通下中药具有降逆、通便的作用,可加速肠功能的尽早恢复。

4 结 论

SAP最能体显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急腹症特点,给护理工作带来沉重的负担,也最能彰显护理质量的优劣好坏。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可直接反应出患者的病情变化,一个优秀的营养支持管理者就是患者生命的保护神,要充分发挥护理工作“七分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北京中医药大学肛肠胃肠道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各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在肛肠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对照研究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学术思想概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糖尿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刘铜华教授团队介绍
2019胃肠道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数据驱动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参书题录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王耀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足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