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2019-01-08 09:04陈韡龚亮彭捷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病原体抗体小儿

陈韡 龚亮 彭捷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且发病率较高,在儿科急诊较为多见,对患儿影响较大[1]。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病原体九联检法诊断上述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该方法可快速明确患儿的发病原因,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后续预防[2]。本研究应用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法对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 080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均入院接受治疗。

1.2 研究方法 抽取所有患儿静脉血约2 mL,离心处理后吸取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

此方法的原理主要为去除未与抗原结合的抗体[3]。将荧光素所标记的抗人球蛋白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相结合,形成抗原-抗体-荧光素标记抗体复合物,再用水去除未结合的抗体,进行干燥和封片处理,最后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分析。所检测的9种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IgM抗体、肺炎衣原体IgM抗体、腺病毒IgM抗体、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Q热立克次体IgM抗体、甲型流感病毒IgM抗体、副流感病毒IgM抗体、乙型流感病毒IgM抗体[4]。检测流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步骤操作,每次试验时都应建立阳性和阴性对比,以确保试验的有效性[5]。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 080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中,男性554例,年龄3个月~13岁;女性526例,年龄3个月~14岁。见表1。

表1 1 080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的一般资料

2.2 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法检测 采用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法检测1 080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血清标本,其中460例有呼吸道症状且检测出病原体阳性,阳性率42.59%,见表2。在明确患儿的病因后给予对症治疗,促进患儿病情改善,最终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临床上引发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原因很多,且较为复杂,此类疾病大多以病毒性感染为主,易出现合并性细菌感染,从而对患儿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6]。因此,针对此类疾病,需要及时给予患儿准确的诊断和对症治疗,以保证患儿病情快速改善。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各年龄段患儿出现病原体感染的差异较小,但对患儿的影响极大[7]。为保证患儿疾病的有效诊断和治疗,需在入院时及时给予患儿准确诊断,以确保患儿治疗的有效性[8]。目前,临床上采用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法诊断的结果较为准确,对患儿的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表2 1 080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呼吸道九联检法病原体阳性的检测结果

本研究主要采用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法对所有入院诊治的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进行诊断,此方法能够尽早确定患儿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从而保证患儿的后续治疗。通过应用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法,能够根据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中的IgM抗体进行分析和确定。在检验过程中,将标本血清放置于载玻片上,特异性抗体与标本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最后形成的抗体复合物,根据标定抗体确定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准确检测出疾病类型,敏感度非常高[9],充分突出了准确性高、特异性强和速度快的优势。

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方法较少,能够保证诊断准确率的方法更为少见,且此类方法的应用大多耗费时间和精力,最终却难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10]。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法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诊断准确率,还能够针对不同病因和病种的疾病进行诊断分析,且操作简单实用,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也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从而更好地满足患儿的治疗需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原体抗体小儿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