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问题

2019-01-08 03:17李志红
当代旅游 2019年7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知行合一”原为王阳明心学中的重要哲学观点,这一哲学观点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可以用于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促使学生将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所学外化于行。为了更好地将“知行合一”的思想渗透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有必要对“知行合一”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实现‘知行合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高校教育

“知行合一”不仅正确反映了“知”与“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还具有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积极作用,因此日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教育任务,将“知行合一”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高校教育适应时代发展步伐、实现自身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主要在分析“知行合一”具体内涵的基础之上,对高校将“知行合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具体策略展开相关探讨。

一、“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内涵及应用价值

“知行合一”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即“知”与“行”,其中“知”侧重于理论层面,而“行”则侧重于实践层面“知行合一”思想主要有三层基本内涵: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行二者互相依赖、密切联系。将这三层关系对应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知即是行,指“知”的目的就是为了“行”,即“知是行之始”,认知是学习的基础;行即是知,“行”的实践离不开“知”的指导,即“行是知之成”,只有在实践之中,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检验所学知识;知行二者互相依赖、密切联系,指“知”与“行”互为前提,不分先后,“行”是“知”的目标,只有在践行过程中实施的知识,才能称为真正完成的知识。

“知行合一”融入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主要指思想道德观念、认知、价值取向与实际行为的统一。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教学目标除了帮助学生建构有关思想政治理论的完整知识体系之外,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些理论,以此形成从思想政治视角去看待和分析问题的眼光,提高为人处事的修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知行合一”,可以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及法律修养,还应在其指导下行动,从而成为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的合格公民,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此,“知行合一”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诸如教学内容偏离学生实际、学生因过于被动而缺乏主体性等,从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实现“知行合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水平,构建“行之始”

(1)创设具体情境,促进理性思考。当前,许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即教师将理想追求、道德规范等教材内容直接灌输给大学生,既不关注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消化吸收情况,又不重视与大学生展开交流互动,导致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枯燥乏味,在课上往往表现出消极被动的学习姿态。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思想政治教师应采取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发挥主体性,积极地围绕相关思想政治话题展开思考,从而真正理解思想政治知识,真正完成“行之始”的构建。

例如,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相关的歌曲或者电影,比如歌曲《十送红军》、电影《建党伟业》等,以此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并让学生结合新民主主业革命理论分析多媒体内容中包含的相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

(2)重视沟通互动,提高判断能力。大学生往往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因此容易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及困惑。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和困惑,教师必须正视而不能逃避,并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接纳来自学生的个性化观点和见解,并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诉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之中所遇到的烦恼,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温暖,并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明辨是非、体察善恶,为实践做好准备。

(二)开展多样思想政治实践活动,实现“知之成”

(1)开展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即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就教学内容完成的实践,这是最直接的实践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例如主题辩论、拓展阅读等活动,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参与度。

例如,在进行《科学发展观》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选出集中有代表性的发展观,比如只重视经济效益的发展观和过分保守的发展观等,让学生分別从这些发展观出发展开讨论,从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所在以及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2)开展校园实践。校园实践是课堂实践的扩大化,主要通过开展多样的校园活动来展开,由于校园活动以学生集体为单位,因此可以完成比课堂实践范围更广的实践,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例如,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章节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高校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学生共同参观本地在改革开放时期发展起来的企业,并结合本章节知识将所思所感撰写成文,以此让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有更深刻的体会,并促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成为改革开放进程的参与者。

(3)开展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但受限于教师认识不够、条件不足,往往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直接完成这些实践活动。为此,教师应提高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高校则应加大对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

例如,高校可以与本地区的志愿服务机构形成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并在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实践过程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理解科学发展观。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促知行合一”

教师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都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机制来进行全面保障。为此,高校应对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弥补当前单一考试评价方式的不足,促进知行合一。

(1)制定综合性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机制应从评价标准入手。当前许多高校只将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取得的最终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情况的标准,这显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大学生甚至采取“临阵磨枪”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为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分制度,例如理论知识学习1学分,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3学分,只有拿满学分才能真正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和实践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2)开展持续性评价过程。思想政治评价不应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而应成为持续性的评价,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的始终,保证其灵活性,以此时刻督促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完成高等教育之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此,高校应为学生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电子档案,随时以“知行合一”的思想对档案进行修改和更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进行自我管理,充分發挥在“知行合一”中的主体性。

(3)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评价方式仅有教师对于学生进行评价这一种评价方式,具有较大的缺陷,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因此完善评价机制还应丰富评价的方式,采取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反馈的教育过程。

结束语

以“知行合一”的思想观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然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有必要认识到“知行合一”的内涵和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与行密切联系的三层关系,并通过提高理论教学水平构建“行之始”,通过完成实践教学促进“知之成”,并以完善的评价机制来“促知行合一”,以此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娜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问题研究[J].现代交际,2018(24):202-203.

[2]顾红平.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7(4):106-107.

[3]龚翠芬,龚娴静.以“知行合一”为旨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7(11):20-24.

[4]丁宏,邹恩悦.知行合一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知与行,2016(11):93-96.

作者简介:

李志红(1971.9-),女,江西鄱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