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的老伴

2019-01-09 09:28
保健医苑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孙女买菜主食

我今年74岁,老伴70岁,已经是金婚了。老伴退休前是既干事业又干家务,家里家外忙活,实在是够累的了。她在岗位上是优秀共产党员,在家里是我的好老伴、儿女的好妈妈、小孙女的好奶奶,是我们家里里外外的“一把手”,更是我离不开的好老伴。去年,她去加拿大看望小女儿,我一个人在家。老伴在家时感受不深,不在家可大不一样了,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干起家务事真是蒙头转向,越发感到离开老伴寸步难行。

病中离不开的“护士”

我患糖尿病23年,过去长期靠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由于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不能再干活了”,医生决定必须用胰岛素治疗。那么,住在医院里有护士打针好办,出了医院怎么办?胰岛素每天需要打几次,每次打完半小时后又必须进餐,因为怕出现低血糖。面临头等难题,谁能急我所急呢?重任自然落在老伴身上。可老伴干了一辈子党务工作,从未涉足过医护界,冷手抓热馒头,哪会打针呢?于是她从零开始,钻研起护理业务来了。她亲自到医院去学,还将护士请到家里教,对照书本上的图书,反复练习操作,克服了年龄大、眼花手慢的困难,逐渐掌握了注射方法,现在她早已成为业务较熟的“护士”了。由于每天打针的时间不同,不得不改变了她过去晚睡早起的习惯,对此她毫无怨言,还说:“这护士的活儿我要干到底,只要是为老头儿的健康,少睡不睡也心甘!”

生活离不开的知心人

老伴为了照顾我,家务活从不和我攀比,洗衣服、打扫卫生、做饭全是自己干,我心疼她想请个保姆,儿女也做她的工作,但都被她拒绝了。清扫四室两厅的住房一干就是大半天,因外伤她蹲不下,猫着腰用抹布擦地板对她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少吃主食多吃蔬菜,老伴便想法设法为我调剂,帮我控制血糖,有人说:“你老伴都成了营养学家了。”

这话一点儿不假。为了减少主食,老伴经常做带馅的,如韭菜合子、萝卜馅蒸饺、芹菜馅包子、酸菜馅水饺,几种面食换着样做,吃了可口,不腻不烦。

为了减轻老伴的负担,我也常去市场买菜,每次回来她都领着小孙女在家门口迎接。有一天我出去买菜,按往常一个小时就该回来,而这次去了将近三个小时,老伴急得跑市场去找我。她去加拿大还想着我买菜拎的兜太重,大老远的特意为我买回一台既轻便又实用,路滑还当能拐杖用的手拉车。老伴对我的照顾真是细致入微,我俩这辈子真可谓是相濡以沫,相依为命,两颗炽热的心,构筑了美好的夕阳晚情。

笔耕离不开的好参谋

写作是我一生最大的乐趣。老伴当过老师,文化程度比我高,字写得也比我好,逐渐成为了我写作的好参谋,是我笔耕不辍的有利助手。我写稿题材的选择、思路的形成、结构的设置、标题的敲定,她都能耐心参与,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在写稿时碰到想不起来的生字,需要引证的成语或典故,拿不准的观点,写得不满意的语句,向她请教,她都对答如流或仔细推敲。文稿写出后,她又能仔细阅改,帮助把关,稿子太乱时她还能帮助抄写。我退休10多年,在各种报刊发表的各类文章,她都付出过心血。两人常在文海里游荡,从未感到退休后的孤独,反而觉得晚年生活更加充实。一位老同志开玩笑说:“这样的好老伴,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

猜你喜欢
小孙女买菜主食
聪明吃主食
买菜记
除非在小朋友的监护下
买菜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一顿没有“主食”的晚餐
买菜
无 辜
我家有个小精灵
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