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女大学生新闻关注度的调查分析和应对
——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

2019-01-09 01:12张欣欣祁玉良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关注度大学生研究

张欣欣, 祁玉良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百度百科”对新闻的解释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媒体。新闻是传播信息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因此关注新闻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新闻关注度的状况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信息创造价值,而新闻则是各类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大众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于未来国家建设者的大学生来说,关注新闻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1]。那么现实生活中,女大学生们对新闻的关注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真实情况,本文设计了调查问卷,做了资料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希望达到以下研究目的:(1)了解当代女大学生关注新闻的现状;(2) 发现女大学生在关注新闻中存在的问题;(3)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研究意义

本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女大学生的新闻关注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她们在新闻关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解决方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大学生新闻关注方面国外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进行过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观点和结论。总的来说,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比国内要早很多。20世纪初,国外研究新闻学的学者已经发现了很多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前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层面,第一是微观—选择研究,第二是宏观—选择研究,第三是微观—建构研究,第四是宏观—建构研究,并分别在新闻把关、新闻流向、新闻内容与新闻媒介的社会建构分析、媒介帝国主义与媒介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

国内的相关研究在时间上虽然迟于国外,但研究数据却也不少,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著名学者李安琪(2011)的研究显示了大学生阅读新闻的时长与他们所处年级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大一学生关注新闻的时间最长,大二学生短于大一学生,大三学生又短于大二学生,大四学生阅读新闻的时间最短。刘龙启(2012)学者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大二学生阅读新闻的时间是最长的,其次是大四学生,再次是大三学生,关注新闻时间最短的是大一学生。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大学生关注新闻的主要媒介是网络,关注新闻的内容日趋多元化等观点。

三、我国当代女大学生新闻关注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为调查我国当代女大学生新闻关注度的现状,笔者于2018年6月25至6月30日选取山东女子学院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本研究共调查了山东女子学院235位在校女大学生,其中大一的女大学生占29%,大二的占40%,大三的占22%,大四的比例为9%。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20份,有效率为93.6%[3]。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得出如下结果:

(一)关注新闻的频度

新闻关注的频度主要反映当代女大学生新闻关注的频率,即从时间上衡量她们对新闻的关注度。基于调查数据,本文认为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新闻关注度不高,关注新闻的频度也不高,但比较关注重大的新闻。此结论可以通过女大学生对问卷中三个问题的回答得到支持。在对“您对新闻的关心程度”问题的回答中,非常关心的人仅占总数的13.8%,约63%的人是“一般关心”,“不太关心”新闻的占到调查人数的23%(见图1)在对“您关注新闻的频率”问题的回答中,只有15.4%的人是“每天至少看一次新闻”,大约有60%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偶尔关注重大新闻”(见图2);在对“泰国普吉岛翻船事故发生的原因”问题的回答中,95%以上的人回答的原因是“遭遇特大暴风雨”,说明她们比较关注重大国内和国际新闻。

图1 当代女大学生关注新闻的程度

图2 当代女大学生关注新闻的频率

(二)关注新闻的角度

关注新闻的角度主要反映当代女大学生关注新闻的立场和视角。调查发现,女大学生主要出于个人角度去关注新闻动态。此结论可以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调查获得支持:第一,对“您出于什么原因关注新闻”问题的回答,只有不到10%的人选择提升社会责任感;第二,对“关注新闻能带来什么好处”问题的回答,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娱乐和兴趣、利于作业的完成、增加人际交往中的谈资等”;第三,对“阻碍大家关注新闻的原因”问题的回答,选择“没兴趣和与自己无关”的占到了68%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女大学生关注新闻的出发点主要是站在个人的立场,功利性较强。

(三)关注新闻的广度

新闻关注的广度可反映当代女大学生关注新闻的范围和内容。调查数据得出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当代女大学生关注新闻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和广泛性的特点,其中大多数人对文化、娱乐和体育方面的新闻关注度较高[4]。这可从对“您主要关注新闻的哪些方面”问题的回答上看出:83.1%的女大学生都会关注文化、娱乐和体育方面的新闻;26.2%的会关注社会、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新闻,这说明她们也关注与民生相关的信息;20%的关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新闻,说明有五分之一的女大学生关心国家安全问题;关注财经和股市的仅有4.6%,反映了女大学生缺乏理财和投资意识[5](见图3)。

图3 当代女大学生关注的新闻热点

(四)关注新闻的深度

新闻关注的深度主要反映当代女大学生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新闻反映的问题的思考能力。调查发现,多数女大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会持续追踪和关注,且会有自己的思考。对“您会持续关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吗”问题的回答,只有大约1.5%的人选择了“从不”,说明大部分女大学生会持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见图4);对“您是否会思考关注的新闻”问题的回答,78.5%的人会对新闻作出思考(见图5)。另外,对“您认为当代女大学生有关注新闻的必要吗”问题的回答,63.1%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其余的认为有必要。

四、发现的问题

由上述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当代女大学生在关注新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关注新闻较被动,缺乏积极性

一方面,仅有不到1/6的女大学生每天看一次新闻,说明她们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关注新闻[6]; 另一方面, 约60%的女大学生会偶尔关注重大新闻,这说明她们中大多数人在新闻的关注方面是被动的,要依靠外界输入。

图4 当代女大学生持续关注新闻调查图

图5 当代女大学生对新闻进行思考情况图

(二)对新闻的关注不理性

受现实社会越来越功利化的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关注新闻往往缺乏理性,多是基于个人兴趣,因此她们关注新闻的内容随之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感兴趣的较多关注,有点兴趣的偶有关注,不感兴趣的一点也不关注。这显示出她们在新闻关注方面感性而非理性的特点。

(三)行动滞后于思想,执行力差

调查发现,100%的女大学生认为关注新闻是必要的,这说明她们思想上都认同应当关注新闻,但仅有15.4%的人每天看一次新闻,这就充分说明她们的行动没有与思想同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当前这个时代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承受较大压力的时代。处于这样的时代,女大学生们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好好上课提升知识水平,或者通过多参加各种活动提升能力等方面,导致其时间和精力有限;二是懒惰也是行为滞后于思想的一个原因,即使思想上她们认同关注新闻是必要的,但由于惰性的存在,最终导致没有将这种关注付诸于实践和行动。

五、提高我国当代女大学生新闻关注度的对策

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入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形成合力,来达到提高女大学生新闻关注度的目的。具体对策包括:

(一)学校方面

1. 发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据CNNIC发布的有关报告显示,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公民已经连接了互联网,其中95%以上的是手机网民[7-8]。笔者认为,高校应把握住这一契机,结合移动手机人人必备的有利条件,积极鼓励我国当代女大学生在移动手机客户端下载新闻APP,这是提高她们对新闻关注度的十分有效的措施之一[9]。

2. 加强教育,转变认识。针对大学生新闻关注度不高的现状,学校需要加强教育,紧密结合当代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采取适合她们的方式和方法努力转变她们的认识[10],力求从根本上使她们认同关注新闻的益处。

3. 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兴趣。调查发现,接近70%的女大学生认为阻碍她们关注新闻的原因是没兴趣和与自己无关,因此激发她们对新闻的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达到这一目的。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是“您认为如何提高当代女大学生的新闻关注度?”女大学生的回答有很多可以肯定的地方,比如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将新闻变得更加娱乐化、老师上课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引入与知识点相关的新闻、开设新闻相关课程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或者组织演讲来提高她们对新闻的兴趣,也可以成立与新闻相关的社团组织,在社团内部一起探讨新闻热点[1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新闻产生了兴趣,那么对新闻的关注度自然就会提高[12]。

4. 拓宽关注渠道,营造氛围。校园无疑是学生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个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新闻的环境,努力拓宽女大学生们关注新闻的渠道,如增设LED电子屏幕,随时滚动式播放最新的新闻热点;及时更新校园橱窗内的新闻,帮助学生们获取更多的信息;创建“新闻之声”之类的专门收看新闻的场所,使学生们能够及时收看最新的时事新闻等。同时,辅导员老师要积极做好相关的新闻渠道的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关注新闻的氛围[13]。

5. 引导养成良好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可以尝试的方式包括: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督促检查、班级氛围的影响、同学之间的提醒和学生自律等习惯成自然,每天关注新闻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使每个学生受益终生。

(二)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即使孩子已读大学,父母对她们的影响仍然十分重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家长应积极看报、看新闻,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其次要帮助她们认识到关注新闻的必要性。与此同时,要加强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发挥学校和家庭配合教育的最大合力作用,提高当代女大学生的新闻素养和对新闻的关注度。

总之,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女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闻对当代女大学生而言,有利于她们提前了解社会,总结经验教训,锻炼思维能力,扩大视野。但调查发现,她们在关注新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学校和家庭应当结合时代特征,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和帮助她们提高新闻素养,促进女大学生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关注度大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雄安新区媒体关注度
全国两会媒体关注度
暴力老妈
“王者”泛海发布会聚焦百万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