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创作中潜意识的隐性呈现探究

2019-01-09 07:07戴晶晶
艺术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油画创作运用探究潜意识

戴晶晶

摘 要: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知名的潜意识心理理论,“潜意识”一词后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艺术创作以及教学中。潜意识能够合理解释人类行为中的那些无意识现象。本文就油画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潜意识隐性呈现展开论述,就潜意识对于油画创作的影响以及如何更为高效运用潜意识进行艺术创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油画创作 潜意识 隐性呈现 运用探究

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很多艺术家都承认了潜意识在个人创作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在油画艺术创作的灵感中多半来自于长期练习之后的潜意识,作为一种意识性的创作行为,油画创作离不开潜意识,也正是因为有了隐匿其中的潜意识发挥作用,油画艺术作品通常自带几分主观色彩。

一、关于意识与潜意识理论的概述

1.意识与潜意识的概念

意识就是指人脑对于大脑内外表象事物的主观察觉,而潜意识就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对于不能够认知或是没有认知的部分,也就是人类对于已经发生但是尚没有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类的潜意识具体细分为潜意识与无意识两个部分。通过概念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潜意识是人类自身无法察觉的一种心理活动,早在18世纪,法国的大思想家卢梭就对于潜意识进行了初步探索,直到在19世纪八十年代,弗洛伊德正式提出了“潜意识”的心理学概念。根据弗洛伊德学生荣格的研究,他将潜意识划分为意识、个体潜意识以及集体潜意识这样三个不同的层次,后期心理学家弗洛姆继而提出了社会潜意识的概念,成为潜意识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2.意识对油画的作用

意識对于油画创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创作者进行油画创作必然具备主动创作的意识,简言之就是创造意识。该创造意识源于创作灵感,这个过程中创作者要理清自己的创作思路,如选择什么样的主题以及以何种形式展示出该主题等;第二,进行主观意识的酝酿,不断调整并优化自己的创作思路,对于创作意识中的诸多细节进行填充,如油画作品中应当体现怎样的情感等,这些都是在创作者的大脑中主动产生的想法。由于创作者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即便是同样的油画作品,其主观意识形态也是不同的,如有的油画创作者的构思时间极短且高效,有的创作者构思则需要长久酝酿并会在瞬间完成等。依照其创作意识的产生方式来区分,主要有主动产生与被动产生两种。前者是油画创作者自发进行作品的构思,后者则是创作者被某一情节或画面打动,从而激发出来的一种创作意识。因此,无论是主动产生还是被动产生,都能够创作出不朽的油画作品;第三,现实创作过程中对于油画材料选择以及现实生活素材等进行取舍,这需要主观意识来完成;第四,油画作品的最终成形前,创作者的主观意识会对于整幅预设中的初稿油画进行评判,如颜色运用上是否恰当、画面结构是否合理等,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以及审美标准进行调整优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对于油画创作这样的艺术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绘画水平、绘画经验,意识总是参与到了油画创作的全过程之中。

3.潜意识对油画的作用

潜意识贯穿了油画创作的全过程即从构思到创作、欣赏与解释,但是潜意识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却并不明显,这是由于潜意识具有隐藏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但这并不妨碍潜意识在油画创作的作用发挥,如创作者会在无意间增添一笔一划,或者加入意想不到的细节点缀等,特别是长久以来形成属于自己的油画风格以及创作技巧等,这些都要归功于潜意识的作用。同样,在油画的欣赏阶段中,潜意识也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欣赏者通常会受到自身潜意识的影响而关注作品的某个点,潜意识不同,欣赏点就产生了差异;在油画解释方面,潜意识往往受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情感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油画创作过程中潜意识的隐性呈现分析

潜意识最早应用于医学、心理学等领域,具有结构多元化、作用范围广以及隐蔽性强、容量大等特征,后期潜意识理论被运用到艺术创作领域,特别是油画创作中。正是由于潜意识具有隐藏性强的特征,因此在油画创作的时候,潜意识也是以隐性的方式予以呈现出来的,由此笔者通过无意识的潜意识与有意识的潜意识两大方面的三种运用呈现进行分析。

1.提供内驱力

潜意识能够为油画创作者提供必要的内在驱动力,这是油画创作者艺术灵感的主要来源。很多艺术家往往能够在一瞬间创作出诸多璀璨夺目的艺术作品,正是在潜意识的内驱力作用下一气呵成。梵高在看到一望无际的向日葵的时候,头脑中自然而然产生了那种金灿灿且充满阳光感受的向日葵形象,在极其强烈的潜意识驱动下,他创作出了《向日葵》,从中表现对于阳光般生活的无限渴望。这样极具感染力的油画,创作背景于1888年4月,35岁的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由浪漫的巴黎来到了位于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勒。梵高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追寻阳光、麦田以及灿烂夺目的向日葵。徘徊在阿尔勒,期待着向日葵朵朵绽放,朝着太阳轮转,那鲜艳的黄色主色调在梵高眼中就是太阳的颜色。由此,在梵高的潜意识中,创作《向日葵》的时候,其主色调正是选取了灿烂的黄,即便是在瓶中,充满生命力的金黄色向日葵依旧是如烈火般绽放、刺激着所有的游客。当然,追寻阳光的梵高也在其中,在梵高的脑海中,向日葵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提起画笔,在潜意识的驱动之下,梵高一气呵成,连续创作了11幅向日葵画作,其创作精力之旺盛,作品水平之高端令人惊叹。35岁的中年男子,具有粗犷的外表,但是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却蕴藏着一颗渴望阳光与灿烂的心,那是生活的渴望,在创作《向日葵》的时候相信梵高是满怀激情的,在一笔一划中,向日葵逐渐成形并且具有了生命的穿透力,梵高的潜意识也在画布上、油彩中记上了深深的烙印。没有潜意识的影响,想必即便是梵高也难以创作出如此杰出的油画作品,没有了潜意识,创作的内驱力也成为了虚幻。

2.提供创作素材

潜意识中的梦境、幻觉以及记忆等都可以为创作者提供很好的素材,这也成为很多油画大师进行取材的重要方式。这种有意识地利用潜意识行为堪称天才行为,尤其是那些擅长客观事物再现的油画家们,他们通过户外写生的方式来埋藏潜意识,并在梦境或是脑海中在创作时候再次唤醒潜意识,无需草稿便可极速创作,正如“胸有成竹”的成语由此即是如此。正如法国油画大师所创作的写实主义代表作《拾穗》,画面中,三名看不到面孔的妇人在烈日炎炎中拾着麦穗,两个人的身子佝偻接近地面,另外一个人因为常年劳作也略显驼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百年前法国贫下的农民日常生活,因此有人说《拾穗》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在笔者看来,创作者米勒可能深谙农民之苦,通过不断观察,加之少时的经历从而激发出了米勒的创作潜意识,从而“拾穗”这样的农民日常场景成为了创作者的选题,平凡甚至在当时属于底层人民的农村妇女就成为了米勒创作的主主人公。由“拾穗”到“农村妇女”到“烈日下佝偻的背”,这一系列的素材、细节内容等都是在创作者米勒的潜意识推动下生成的,金黄的麦田中有了辛劳的农民,晴朗的天空与耀眼的金黄色凸显农妇生活的日常与艰辛,让看客不由联想到《悯农》的那句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由于看不清画中主人公的面部表情,笔者大胆猜想,也有可能是米勒对这样牧歌式的田园生活充满向往,即便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种于天地间,想必也是非常浪漫的事。

3.个人创作风格与技巧

最后,潜意识对于油画创作者最大、最为深远的影响莫过于形成一种个人专属的创作风格与技巧,并且这样的风格与技巧将贯穿创作者的一生。例如印象派油画家莫奈的画作往往使光与影的表现淋漓尽致,如《日出·印象》以及《睡莲》等。

莫奈对于油画创作领域最卓越的贡献莫过于通过一幅《日出·印象》画作而缔造了油画界的印象派,莫奈对于光、影的捕捉以及颜色分割的技艺皆源自于个人潜意识的塑造。莫奈本身热衷于户外写生,尤其擅长自然中各种光影的变幻体现,故乡勒阿弗尔港口的日出是莫奈最常见到的自然景象,淡淡雾霭笼罩下的勒阿弗尔港口更显唯美,《日出·印象》诞生后莫奈声名大噪,成为印象派油画的鼻祖,后期的作品《睡莲》也充分体现出了专属莫奈的创作风格。

三、如何在油画创作中有效运用潜意识

人类的意识中主要可分为常规意识和潜意识两大类。并且,常规的意识往往占据着主导的作用,对于人类的言行举止以及思维创作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油画创作者而言,想要创作出更具特色的作品,潜意识的有效运用就显得必不可少,通常而言,在油画创作中有效运用潜意识的方法有两种,即有意识状态下的潜意识运用和无意识状态下的潜意识运用。

1.有意识状态的潜意识运用

有意识状态之下对于潜意识进行有效运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就是能够有意识避免常规意识,确保在油画创作行为之中的潜意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大部分的艺术家在创作油画的时候会将常规意识来指导其艺术行为,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掩盖艺术创作的潜意识,致使潜意识无法发挥出有效指导的作用。因而,能够充分认识到意识中的常规意识与潜意识,并且可以在必要时候将创作潜意识来指导油画的一笔一划,借助潜意识来真实反映出艺术家的创作状态,进而激发出更多的创作灵感,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油画创作提供思路;第二,就是直接利用潜意识进行油画的创作。也就是说,艺术家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能够主动将同潜意识相关的创作素材、灵感等进行深加工,潜意识的来源可以有多种。例如艺术家的梦境、关于某主题创作时的回忆等,这些都将成为进一步艺术创作的潜意识主导,并且这样的潜意识来源具有天马行空、极具创意的特点,因此更容易引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这样创作出来的油画作品往往独具一格、题材丰富且内容多元,令人眼前一亮。

2.无意识状态的潜意识运用

所谓的意识状态即人的不自觉状态,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能够不受自己主观情绪和意识的影响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众所周知,在油画创作的时候,创作者很容易受到个人主观意识、情绪等的影响,从而致使人的潜意识无法真正发挥出作用,甚至有的潜意识会被主观意识覆盖或是取代。相反,当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能够随心控制的时候,潜意识就能够很好地展示出现,在油画创作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创作者或者油画艺术家来说,个人的成长经历、知识阅历、专业素养以及创作特点、思维方式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潜意识水平的发挥。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对于创作的潜意识并没有具体的感知,实际上,任何油画创作者的创作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自身潜意识的影响。因此,唯有将潜意识的创作指导作用灵活运用起来,才能够创作出更多高品质的油画艺术作品。就油画创作而言,想要有效运用创作者的潜意识就需要从創作方式以及思维方式这两大方面着手:第一,学习以及创作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油画创作方式,从而能够在后期的创作中熟能生巧并激发潜意识创作行为;第二,绘画过程中,要秉承自己适合的思维方式,可通过尝试不同形式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创作和练习,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关系到创作者整体创作风格,同时对创作潜意识的激发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总体而言,在无意识状态中有效运用创作者的潜意识行为是非常必要的,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创作者个人阅历、创作风格以及技巧等多维度的考察,更是个人创造力、想象力等无意识融入油画创作的重要过程。由此,对于所有的油画创作者来说,不断学习创作技巧、磨练思维方式以及丰富个人的阅历并提升绘画技能,这样潜意识在创作中的运用效果将更为突出,发挥应用的价值。

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油画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以及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而倍受当代人的青睐。潜意识作为一种心理学概念在油画创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创作大师灵感的激发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潜意识在油画创作中是隐性呈现出来的,例如潜意识能够为创作者提供创造内驱力、诱导其产生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等,从而对创作者本身乃至油画创作领域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也正是由于潜意识的出现,创作者对于自身创作水平才得以深度挖掘,掌握了潜意识的运用方法才可以充分借助潜意识的优势为优化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 [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叶朗.美在意象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油画创作运用探究潜意识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试论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运用
油画创作中的体验与反思
浅析油画写生与创作教学
论油画创作中潜意识作用及运用
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探究
浅析情感因素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插图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